江苏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
把民生难点变成亮点 55件实事实现“双过半”
2023-07-26 19:57: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邓雯婷  
1
听新闻


把民生难点变成亮点 55件实事实现“双过半”

江苏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

  7月26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努力推动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专门介绍了江苏在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方面的情况和下一步工作部署。近年来,江苏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突出补短板强弱项,把受益面广、关注度高的基本公共服务纳入年度民生实事,把一个个民生难点变成民生亮点,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让广大群众看到更大变化、得到更多实惠。

  上半年55件民生实事项目

  实现“进度过半、任务过半”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荣飞从推进民生实事、推动共同富裕、促进富民增收三个方面,对全省民生保障相关情况作了简要介绍。

  江苏坚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从每年“十件民生实事”,到“十项民生实事”,2022年细化拓展为“12类50件民生实事”,2023年将年度省政府民生实事进一步拓展到13类55件,持续扩大优质服务供给,不断把民生红利落到实处,体现民生实事安排与江苏发展阶段相匹配、与民生需求相适应的时代要求。

  为此,江苏精准编排年度民生实事,严格履行相关审议程序,并将省政府年度民生实事作为政府工作报告的附件,每年均提请省“两会”审议,接受社会监督。同时,江苏对民生实事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每件实事均落实到省级责任部门,分解到各设区市,工作细化到季度,夯实各方责任,节点化推进落实。

  据介绍,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今年上半年55件民生实事项目实现“进度过半、任务过半”,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成效,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相关民生实事做法受到国家充分肯定。

7月5日,如皋市如城街道“一老一小”融合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徐慧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多措并举推进富民增收

  近年来,江苏紧密对接国家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阶段性成果,深入把握全民共富、全面共富、共建共富、逐步共富的本质内涵,强化统筹国家需要、省情实际和百姓期盼,积极探索富有江苏特色的实现路径,努力在促进共同富裕上走在前做示范。

  据悉,江苏每个五年接续出台基本公共服务建设规划和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清单,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实现度超过90%。“十四五”时期,推进落实13个领域90个服务项目的省级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并按年度开展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监测统计。建立由27个省级部门组成的城乡融合发展省级部门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并将城乡融合发展作为城镇化高质量发展重要内容纳入新一轮督查激励、一体出台具体实施办法。

  富民增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江苏多措并举推进富民增收,取得的成绩实实在在:今年上半年,江苏居民人均收入27795元,较全国平均水平高8123元,同比增长5.6%。

  设置家庭养老照护床位1000张

  江苏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

  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民生保障与服务的需求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从保障生存型向品质生活型转变。

  江苏省民政厅副厅长赵庭朴介绍,作为肩负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职责的职能部门,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助力江苏“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走在前列”,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不断完善群众身边的服务管理体系。打造服务平台。持续推进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全省2.13万个城乡社区实现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全覆盖,其中89.1%达到每百户30平方米的国家标准。

  江苏聚焦困难群众“急难愁盼”,做好社会救助等兜底保障工作,发挥慈善在完善收入分配格局中的重要作用,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截至6月底,城乡低保平均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823元。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惠及87.34万残疾人。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五年来全省累计接受慈善捐赠283亿元,社会组织累计实施各类帮扶项目7593个、33.17亿元,在乡村振兴等战略中作出重要贡献。

  创新社会治理、保障改善民生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赵庭朴介绍,省民政厅将进一步完善“苏适养老”服务体系,重点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统筹城乡普惠型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今年将改造提升标准化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100个、社区助餐点500个、示范性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1000个,设置家庭养老照护床位1000张,实施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3万户,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 

(江南时报记者 邓雯婷)

标签:民生实事;江苏;基本公共服务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