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舞先行区 提升竞争力|苏州高新区创新非遗“打开方式”
从镇湖刺绣到“苏州造物”
2023-05-10 21:13: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毛艳 张寒枫  
1
听新闻


从镇湖刺绣到“苏州造物”

苏州高新区创新非遗“打开方式”

  江南时报讯 近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锦绣中华——传统织染绣艺术与生活展”第二站,在广州市文化馆新馆开幕,苏州高新区携“苏州造物”非遗品牌惊艳亮相。


尽显江南非遗的时代气息

  “苏州造物”是苏州高新区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研究中心联合打造的非遗品牌。步入“苏州造物”空间,江南气韵扑面,内以苏绣等织染绣作品为主展陈,辅以玉雕、核雕、手工工艺旗袍、贡山茶文化、苏州明式家具等,琳琅满目又相得益彰,是苏工苏作的集中展示。耳畔又传来弦索叮咚,吴侬软语,原来两位演员坐在苏作红木椅上表演苏州评弹,妙音绕梁……置身其中,对苏州格调骤然有了更具象的领略与体验。

  苏州高新区文体旅局局长周晓明作为苏州造物品牌代表接受江南时报采访时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高度重视,“苏州造物”空间正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指导,通过以文带旅,文旅融合的活态体验展示,推动乡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实现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苏州造物”品牌空间展览形式多样,集静态展览、动态展示、活态展演、现场展销于一体,致力于实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标。

  作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苏州高新区拥有极为丰厚的非遗“图谱”。据统计,辖区共有苏绣、苏州缂丝技艺、苏州玉雕、核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3项,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5人,其中国家级2人、省级2人、市级8人、区级43人,各类非遗项目百花齐放。

  苏州高新区多彩的非遗“图谱”中,国家级非遗苏绣尤为绚丽。镇湖街道是苏绣的发源地之一,被誉为“中国刺绣之乡”,拥有8400余名苏绣从业者,其中有3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拥有高级工艺美术大师职称者百余人。


开启非遗品牌化之路

  近年来,苏州高新区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周晓明向江南时报记者全面介绍了高新区促进苏绣文化传承和产业创新发展的“组合拳”。

  优化“全面保障”的政策支持。《关于苏绣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全方面摸排苏绣从业人员、产业等情况;《苏州高新区促进苏绣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从加强苏绣人才培养、打造苏绣品牌等四个方面推动苏绣创新发展;《苏绣传统工艺传承发展规划》从完善记录体系、技术创新应用等六个方面推动苏绣产业发展;《能动履行检察职能 助力苏绣产业发展白皮书》统筹推进苏绣知识产权保护的检察职能。

  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人才引育。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苏绣校本课程、举办“非遗进校园”活动;职业教育阶段,与苏州工艺美院合作打造“织绣班”,每年招录30名学生进行定向培养,并与刺绣大师“师徒制”结对;开展就业培训,开展抽纱刺绣工职业技能培训,对培训组织单位或参训个人给予培训补贴。

  4月24日,立达·姚绣空间在苏州市立达中学启幕。据介绍,“姚绣”品牌创立于2010年,是由“苏绣皇后”姚建萍女儿、青年苏绣传承人姚兰创立的非遗生活品牌。姚兰在取得清华美院工艺美术、苏富比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双硕士学历后回到苏州,创立“姚绣”,专注用设计提升苏绣的现代生命力。姚兰告诉记者,2003年,她与丈夫一起入学立达,2023年带着“姚绣”走进母校,“有一种奇妙的轮回和亲切感”,她希望携手母校,让更多学子成为苏绣非遗的学习者、创作者与传播者。

  完善“产销融合”的载体建设。苏绣小镇获评国家非遗旅游小镇、省级特色小镇,中国刺绣艺术馆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产业集聚区带动效应明显;苏州纤检院苏绣检测分中心落地、版权服务交易基地和电商直播孵化基地等产业配套的完善,有效助力苏绣高质量发展;新集文创旗舰店、裸心非遗体验中心等文化消费新载体,激发苏绣文化消费新活力。

  推动与时代同频的“非遗数字化”。与腾讯合作建设“云上苏绣小镇”,实现活动预约、个性化定制等多个功能;2022年树山文化旅游节期间,高新区首批文旅数字资产商品正式登陆阿里巴巴、腾讯两大平台;第十一届苏州文博会上,苏州核雕首次发行的数字藏品亮相,与线下展览虚实呼应。

  此外,苏州高新区连续举办十四届“中国刺绣文化艺术节”,不断提升苏绣在国内外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成立苏绣品牌法治保障中心,创新建立“苏绣一点通”平台,发布高新区刺绣行业合规经营法律风险提示等等。

  从镇湖刺绣到“苏州造物”,苏州高新区正式迈入品牌化非遗之路。“品牌是超越人的传承”,同样以品牌化传承苏绣的姚兰表示,品牌化打造能够更好地助力非遗传承的时代发展,突破传统传承方式的限制,补齐传统传播方式的短板,真正能够让非遗行业和产业绽放时代光芒。

“+苏绣”,跨界展望非遗传承3.0

  如果说镇湖刺绣是苏州高新区非遗的1.0原生态版本,那么“苏州造物”为代表的则是2.0品牌化升级版,步履不止,苏州高新区不断创新苏绣“打开方式”,以“+苏绣”探索苏绣跨界发展,展望非遗传承3.0更具想象力的未来。

  不断拓展“+苏绣”的应用场景,成为苏绣传承人不约而同的自觉。姚建萍分别与电子游戏《王者荣耀》《崩坏3》联动,以苏绣还原游戏角色服装,获得百万播放量、13万点赞,“游戏+苏绣”让苏绣文化与二次元紧密结合;“85后”绣郎张雪与高尔夫服饰上市公司比音勒芬跨界合作,推出“故宫宫廷文化联名系列”服装,“服饰+苏绣”开启非遗时尚新风潮;“90后”绣娘郁竹君受奔驰之邀绣制了一幅新款奔驰GLC的刺绣,宝马特邀姚建萍为其BMW7绣制内饰纹样,“汽车+苏绣”让非遗点亮生活美学;“95后”苏州小伙郭子舟以母亲邹英姿独创的“滴滴绣针法”为创作灵感,通过“茶饮+苏绣”让大家通过喝咖啡了解苏绣;深潜赛艇俱乐部、树山都喜酒店、这里树山民宿等以“运动+苏绣”“酒店+苏绣”的方式创新拓展苏绣应用。

  “酒香也怕巷子深”,信息爆炸的今天,苏绣文化如何传播是关键。眼下,由苏州高新区联合苏州大学、深圳博物馆等主办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正在深圳博物馆展出。展览创造了多个“首次”——首次以文献视角展示苏绣艺术,首次系统整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苏绣相关文献档案,首次全面征集了苏州刺绣研究所、苏州博物馆、镇湖和海内外私人藏家的苏绣藏品,以全新视角展示苏绣文化发展历程。

  “从2019年开始,我们开始将非遗联动数字化手段,利用短视频传播苏绣,并在2022年开启线上直播。”姚兰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她和团队打造的“@不偷懒的姚建萍”新媒体矩阵,目前在全网积累了超过80万粉丝,短视频播放总量过亿,“通过短视频和直播间,更多人对苏绣产生了兴趣,越来越多粉丝到我们的线下门店打卡和消费”。新形态传播苏绣非遗文化的同时,助力非遗产业的结构化升级发展。姚兰表示,受益于高新区的一些政策扶持,助力我们更好地去推动非遗苏绣的品牌现代化,让我们更有信心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在吴侬软语中,‘做针线活’叫做‘做生活’。苏绣文化传承的背后是以苏绣代表的苏式生活方式的传达,只有真正融入当下生活,非遗才能创新发展。下一步,苏州高新区将深化打造‘苏州造物’样板品牌,打造更多非遗IP,借力数字化赋能,文旅跨界融合,推动非遗多样化发展。”周晓明说。

  (江南时报记者 毛艳 通讯员 张寒枫)

标签:苏州高新区;苏州;造物
责编:高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