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烟雨梦扬州,百年徽商再探寻”——南师大社会发展学院实践团队赴扬州实地考察
2024-08-13 12:43:00  来源:江南时报  
1
听新闻

古称“广陵”、“江都”、“维扬”的扬州,是江苏省辖地级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历史上,扬州曾是多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隋唐时期的江都、明清时期的扬州府等。而盐商与扬州之间存在着深厚而复杂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还深刻影响了扬州的社会、文化和城市发展。

“一蓑烟雨梦扬州,百年徽商再探寻”——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实践团队以扬州盐商的历史足迹为支点,于2024年8月10日前往扬州,实地考察了个园、街南书屋等具有浓厚盐商色彩的地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8月10日上午10时许,团队成员在何园东1门集合并进行任务分工,随后分别展开调研。

何园由清光绪年间著名盐商何芷舠所建。何芷舠不仅是一位成功的商人,还曾任湖北汉黄道台、江汉关监督等官职,政治与经济的双重支持为他建造何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扬州盐商园林的代表之一,何园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展示了扬州盐商的文化底蕴和审美追求,也反映了清代扬州社会的经济繁荣和文化昌盛。

队员们在何园调研结束、稍作休整后,前往另一个扬州盐商典型园林——个园继续进行实践调研。

个园由清代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建于清嘉庆23年。黄至筠不仅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更是一位有文化修养的儒商。作为清代扬州的著名盐商,黄至筠是当时两淮盐业的领军人物。他凭借过人的毅力和高超的经商能力,在盐政改制、盐业趋于没落的背景下,依然能够力挽狂澜,维持扬州盐业的繁荣。

个园的设计充满了巧思妙想,园名“个”字取自于竹叶的形状,与园中的竹景相呼应,寓意着高洁、清雅的品质。这种设计理念不仅体现了黄至筠对自然的热爱和崇尚儒雅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他作为盐商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个园以竹石取胜,园中遍植青竹,与山石、水池、建筑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幅生动自然的画卷。特别是园中的四季假山,每一处都对应着不同的季节和景观特色,展示了黄至筠对园林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作为盐商文化的代表之一,个园的设计和建造都体现了盐商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通过游览个园,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盐商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精神进而感受盐商文化的独特魅力。

结束两座盐商园林的调研后,团队成员还去往街南书屋与汪氏小苑,深入感受盐商文化下的扬州底蕴。

随着夏日余晖渐渐温柔地洒满古城扬州的每一个角落,“一蓑烟雨梦扬州,百年徽商再探寻”暑期实践活动也缓缓落下了帷幕。回望这段旅程,团队成员仿佛穿越时空的旅人,不仅漫步于扬州园林的旖旎风光,更在历史的长河中,深刻体会到了扬州作为千年古城独有的韵味与魅力。接下来的日子,团队成员会继续暑期实践的研究方向,进一步发扬扬州乡土文化中值得肯定的优秀因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彰显南师学子拼搏进取、求知若渴的厚生精神。(赵迪 潘奕辰)

标签:扬州;盐商;团队成员
责编:殷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