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谋划确定学习教育主题,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开展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下面,围绕“学深悟透、以案为鉴、实干担当、廉洁自律 ”谈四点体会:
一、学深悟透,以理论清醒筑牢政治定力
中央八项规定自2012年颁布以来,已成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是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行动纲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仅是政治任务,更是提升自身党性修养、践行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中央八项规定从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规范文件简报、厉行勤俭节约等八项具体内容入手,以小切口推动大变革,彰显了党中央以上率下、正风肃纪的坚定决心。其核心在于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重塑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工作实践中,中央八项规定不是简单的“不做什么”,而是“如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遵循。例如,过去基层调研中存在的“走马观花”“层层陪同”现象,不仅浪费资源,更让群众感到疏离。通过落实八项规定,对于群众反映的河道整治、违章搭建、农房改善等问题,要直奔问题现场,面对面交流,倾听群众诉求,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与群众实现“零距离”交流。对基层工作启示是:作风建设的本质是回归党的宗旨,以务实行动赢得群众信任。
二、以案为鉴,以刀刃向内查摆作风短板
近年来,中央纪委通报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典型案例中,既有违规收受礼品、公款吃喝等“老问题”,也有通过电子红包、快递送礼等隐形变异“新表现”。“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对此,阜宁县吴滩街道通过“三个常态化”筑牢防线:一是警示教育常态化。严格落实会前10分钟廉政教育与党纪学习制度,定期组织观看廉政纪录片、学习典型案例,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二是监督执纪常态化。持续用好问责利器,对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严肃追责问责,灵活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2024年阜宁县吴滩街道立案审查20人,提醒谈话20人;三是制度完善常态化。细化公务差旅、会议经费等管理办法,严格规定差旅费金额,从根本上堵住制度漏洞。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将纪律挺在前面,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才能防止“破窗效应”,守住廉洁底线。
三、实干担当,将八项规定转为内生动力
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能停留在“不越红线”的被动遵守上,更要主动将其转化为干事创业的效能。过去“以会议落实会议”的现象导致基层疲于应付,分散了抓落实的精力。现在,会议数量减少,党员干部得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等一线工作中。去年,阜宁县吴滩街道投入280万元实施邹圩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对37.7公里长的12条河道进行全面整治提升,处理水产养殖“三池两坝”尾水2450亩,退塘还田复垦土地563亩,射沙路通过农村公路提档升级项目已投入使用,3650平方米的一体化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即将投入使用,一系列民生实事得到群众广泛好评。当形式主义的“虚功”少了,党员干部就能腾出手脚干实事。通过入户走访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将资金用在刀刃上,既提高了项目实效,又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
四、廉洁自律,以慎初慎微守牢从政底线
清正廉洁是八项规定的核心价值之一,也是党员干部的生命线。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切实发挥“头雁效应”,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严禁搞特权现象,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守住权力关,始终保持对权力的敬畏感,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要守住交往关,不断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要守住亲情关,特别是牢记“管好家属是领导干部必修课”,切实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把廉洁修身、廉洁齐家落到实处,真正管好自己和家人。实践表明,只有将作风建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才能避免“雨过地皮湿”,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八项规定是照亮初心的“灯塔”、检验党性的“标尺”,更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加速器。此次学习教育活动是一个新起点,必须带头学在深处、查在细处、干在实处、严在要处,把好作风转化为攻坚克难的执行力、服务群众的亲和力、推动发展的创造力,努力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第12期乡镇(街道)长(主任)班 陈加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