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汪区“三聚力”法治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4-04-29 17:45: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张静波 李萍萍  
1
听新闻

  贾汪区始终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深入聚焦市场主体需求,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一是聚力法律服务产品供给,厚植创新驱动发展“助推器”。织密人才库。针对新质生产力常见领域,通过整合人才资源,选聘录取知识产权、网络安全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库,选配高素质专业人才入库,助力企业产业结构升级改造。定制法律服务。开展“法企同行”品牌服务,成立法治体检团,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新兴企业和创新企业发展的特点和难点痛点,形成企业需求清单,主动上门提供专业法律咨询与服务,确保企业合法经营。主动问需,结合企业实务,联合相关执法单位,邀请业务骨干、人才库成员、专业律师等组成宣讲团开展知识产权、网络安全、劳动用工等方面法治讲座。配送普法服务。全面推行企业普法责任清单、重要普法节点提示单、重点任务督办单、履行普法责任评价书“三单一书”制度,实行“你点单·我普法”按需配送普法项目,推动各单位各部门积极履行涉企普法责任。今年以来,累计扩充人才库11人,培育“企业法律明白人”21人,服务企业37家,开展法治讲座28场,提供法律意见120余条,发放企业法治宣传品5000余件。

  二是聚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架起优化营商环境“暖心桥”。制定执法目录清单。围绕安全生产、交通运输、公共卫生等重点领域,组织各单位梳理常见、高频、群众反映强烈的行政检查事项,制定“综合查一次”执法目录清单,发挥合力,一次检查、全面体检、精准施测,为企业松绑减负,切实激发市场活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全面落实“两轻一免”清单制。落实涉企行政指导、风险点提示、规范行政裁量基准,事中积极运用行政指导、说理教育、警示告诫等,事后积极反馈,听取意见,形成闭环柔性执法模式,努力做到宽严相济、引导企业自觉守法。加强涉企行政执法监督。设立涉企执法监督联系站点,加强涉企执法监管力度,加强和改进执法工作。选聘涉企行政执法监督员。按程序选聘具有法律素养的企业人员为监督员,充分发挥企业监督与评价作用,对执法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切实方便企业与执法部门沟通交流。今年以来,已制定的“综合查一次”执法目录清单共124项,共开展联合检查6次,当场提出意见建议共78条,均已整改完毕;设立监督联系站点11个,选聘监督员24名,提出有效建议35条,反馈问题15件。

  三是聚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筑牢助企纾困解惑“压舱石”。统筹部署畅“通道”。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产生的纠纷需求,创新成立新业态、新领域行业调解组织,选聘优秀调解员进驻企业或建立调解联系点,引导辖区内多家律所党支部与企业党(团)支部结对共建,提升调解质效,积极发挥解纷“前哨站”作用。精准排查找“堵点”。联合经发、公安等部门,组织调解、行政复议、法援等力量针对企业债务、劳动争议、合同履行等矛盾纠纷领域,集中开展排查化解行动,及时防范化解风险隐患。联动调处解纠纷。综合运用行业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多元调解模式,形成诉讼调解对接、仲裁调解对接、公共法律服务与调解对接、线上线下对接的“四对接”工作模式;根据实际需求,对重大疑难商事矛盾纠纷的调解案例实行会商制度。今年以来,建立企业调解组织2个,引导5家企业与辖区内律所结对共建,排查化解涉企矛盾纠纷6起。

张静波 李萍萍

标签:调解;普法;法治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