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徐州市铜山区司法局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通过“三突出”深化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突出组织保障,纠纷化解专业化。完善区镇村三级调解组织,高标准建立359个区镇村人民调解委员会。按照“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要求和区镇村6:2:1的标准,选聘具有较高法律知识和政策水平、威望高、熟知当地社情民意的调解员1591名。采取以会带训、经验交流、调解协议书质量展评、案例分析讨论、现场调解观摩等方式不定期组织调解员培训,全面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加强企事业单位调解组织建设。着力推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和小型企业建立调解组织,尤其是在劳动争议多发、高发企业设立调委会,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稳定的作用,目前全区共成立9家企事业人民调解委员会;稳妥推动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全区共设立商会、交通事故、医疗、劳动争议、教育、消费、物业、婚姻家庭等10个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不断拓宽人民调解工作渠道,全方位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突出多元调处,纠纷化解精细化。健全完善“诉调对接”、“公调对接”、“交调对接”、“访调对接”、“医调对接”、“劳调对接”等联动机制,夯实基层和谐稳定基础。一季度,全区各级各类调解组织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700件,调处成功率达99%以上,多数矛盾纠纷被化解在乡镇(街道)、村(居)以及各行业内部。派驻法院(法庭)5个人民调解工作室,选聘24名专职人民调解员,一季度共成功调解诉前案件905件,有效减轻法院的诉讼压力;派驻20个派出所40名调解员,一季度成功调处案件1200件;派驻交警大队6个交通调解工作室8名调解员,一季度成功调处案件209件,实现法律效果、经济效果及社会效果相统一。
突出部门联动,纠纷化解实质化。联合区人民法院深化诉讼与非诉讼对接机制建设,成立非诉讼服务中心和分中心;联合区人保局出台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委托调解实施办法,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纠纷调解平台建设;强化“苏解纷”非诉服务平台。对接赋有行政调解、行政裁决职能的各级行政调解组织和单位,为建设分工负责与联合调处、属地管理与集中调处相结合的行政争议多元化解格局奠定坚实基础。目前“苏解纷”小程序平台共进驻律师事务所、公证处、人民调解委员会等机构19家,实现矛盾纠纷一网受理、多元施策、一体化解;加强府院联动,与徐州市铁路人民法院联合成立行政争议协同化解工作站,与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建立诉前、诉中行政案件化解工作机制。2022年以来,全区共实质性化解行政案件47件。
张小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