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23天“苦战”,百岁“重度主动脉瓣狭窄”老人重获“心”生
2025-02-14 12:10:00  作者:张耀庭 倪海燕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人体心脏有四扇重要的“阀门”,其中一扇就是主动脉瓣,它是心脏中的一个重要结构,起到确保血液顺畅流动的作用。如果主动脉瓣的开口变窄,会导致主动脉血流受阻,从而引起脑、冠状动脉、四肢、肾脏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近日,我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李晖、顾海波团队成功为一名101岁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实施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据悉,该患者是苏州地区接受TAVR的最高龄患者。

  陈大爷(化名)近期反复出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于是来院就诊。顾海波为其进行细致查体后发现了主动脉瓣区收缩期的杂音,高度怀疑陈大爷患有主动脉瓣狭窄并且已经出现了心衰症状。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不少为老年人,常见症状包括气喘、胸闷、心绞痛、头晕、全身乏力等。有时还可能出现夜间不能平卧,端坐呼吸,急性肺水肿。部分狭窄程度严重的患者,甚至可能出现猝死情况。

  顾海波果断安排其住院治疗。然而患者病情非常危重,刚入院就发生了急性左心衰竭,经过医护团队的抢救,患者症状暂时平稳,后续完善检查,超声心动图果然提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左室射血分数(EF)仅有22%(用于评估左心室收缩功能的重要医学指标,正常值范围通常在50%到70%之间),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心衰阶段。

  李晖介绍,针对此类患者,药物治疗只能暂时缓解心衰症状,患者随时可能再次发生急性心衰而导致死亡。最根本的是要解决主动脉瓣狭窄的问题,尽早行手术治疗。超高龄患者外科手术风险极高,TAVR成为了唯一的选择。但是陈大爷心功能极差,术中一旦发生循环崩溃,生命将危在旦夕,手术医生只能速战速决,精准定位,一击即中。

  虽然团队此前已经为90余岁老人开展过TAVR手术,高难度病例也做过不少,但是低EF值的百岁老人却是第一次。在家属要让老人“有质量、有尊严地多活几年”的殷切希望下,该团队联合血管外科、麻醉科、麻醉ICU、心脏超声等专家,通过患者的股动脉,送入介入导管,将人工心脏瓣膜输送至主动脉瓣区打开,从而完成人工瓣膜置入,恢复瓣膜功能。该手术操作对医护专业要求很高——患者心脏每时每刻在跳动,术中导管置入的一瞬间,血液完全阻断会带来循环崩溃风险。

  术后针对超高龄患者的围术期管理方面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顾海波事无巨细,无论是工作时间还是休息日,每天必至床旁查看患者病情及指标变化,通过他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精准的治疗方案,历经23天的“苦战”后,陈大爷扛过了肺部感染、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贫血等种种困难,终于顺利出院。

  李晖介绍,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方法,TAVR无需开胸,也无需体外循环。由于创伤小、感染风险低、术后恢复快,为高龄、并发症导致无法进行传统主动脉瓣置换手术(SAVR)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治疗选择,目前已成为老年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 张耀庭 倪海燕

标签:主动脉;导管;大爷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