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秋意渐浓,冬日临近,11月10日(周日)苏州高铁新城医院第三届膏方节即将正式开幕,本次膏方节将持续至12月31日。开幕当天有义诊、中医体质辨识等活动,普及中医养生、冬令膏滋调补知识。
专家介绍
膏方节特邀 义诊专家
赵笑东
主任中医师,江苏省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理事,苏州市中医药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擅治疾病:擅长治疗心血管疾病及内科疑难杂病,对高血压、高脂血症、慢性心衰、双心医学等有较深入的研究。
义诊地址:门诊二楼中医科
预约电话:0512-83898286-8205
义诊时间:11月10日(周日) 8:00-11:00
温馨提示
1.义诊当日中医专家挂号费全免。
2.凭当日膏方缴费发票可至中医馆领取精美礼品一份。(数量有限,领完即止)
日常膏方专家门诊安排
费梅(每周三下午)
主任中医师,副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治疾病: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急慢性肾炎、尿路感染、肾功能衰竭等肾脏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症等免疫病。
白学武(每两周周五下午)
副主任中医师,苏州市相城区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师从苏州尢氏针灸第五代传人尤小鹤,江苏省针灸学会青年委员,江苏省针刀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医康复委员。
擅治疾病:擅长针灸、小针刀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同时擅长脉诊指导内科疾病用药。
什么是膏方?
膏方俗称“膏滋药”,是将中药饮片经多次煎煮,滤汁去渣,再经蒸发浓缩等步骤制成的半流体状剂型。俗称为膏方、补膏等,它是养生保健中常用的中药剂型,具有滋补强身,延缓衰老,治病纠偏的作用。俗话说“今冬膏方进补,来年春天打虎”。膏方一般由30余味的中药组成,属大方、复方范畴,且服用时间较长,因此,制定膏方应该针对患者的疾病性质和体质类型。另外,膏方中多含补益气血阴阳的药物,故配伍用药,至为重要。每一剂膏方均由名中医针对个人不同体质进行辨证后配置,充分体现中医理、法、方、药的前后一致,君、臣、佐、使配伍得当,做到虚实兼顾、寒温得宜、升降并调、气血同治、动静结合,从而达到阴阳平衡“以平为期”“以和为贵”的目的。
由于膏方是以调整机体气血阴阳为目的,具有补虚扶弱、治病纠偏、补中寓治等多种特点,且“冬主封藏”,适宜进补。因此,膏方养生符合“天人相应”的养藏之道。
膏方的特点
膏方一般由20余味甚至更多味中药组成,多含补益气血、调理阴阳的药物,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的具有治疗疾病或预防保健综合作用的成药,呈半流质膏状。
同一般煎剂相比,中医膏方浓度高、体积小、药性稳定,服用时无需煎煮,口感好,储存携带方便,适宜长期服用。
膏方服用方法
膏方最佳服用时间为每年的立冬之后至次年立春,一次开方可服用2-3月。
膏方服用时每次取适量膏滋(一般15-30g/次,约一汤匙),放入杯中,开水冲入搅匀后服用;或将膏滋含于口中让其慢慢融化吸收(每日服用膏方时,应用固定的汤匙,以免将水分带进锅罐内造成发霉变质。)
膏方适宜人群
1. 慢性病患者:
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慢性胃炎、慢性肾炎、贫血、腰腿疼痛、类风湿、男子性功能障碍、女子月经不调等。
以及免疫功能减退,代谢功能减退,内分泌功能减退的人。
但在慢性病急性发作时不宜服用膏方。
2. 亚健康状态:
平时无慢性疾病,但容易感冒,或常感周身不舒服;或长期劳累、压力过大,常感疲乏困倦、精力不足、睡眠质量下降、头晕腰酸、记忆力减退、头发早白等早衰现象。
3. 康复阶段患者:
如手术后、大病后、产后、大出血后、肿瘤病人放化疗后。
注意事项
一些新发疾病的患者,如感冒、咳嗽、急性感染、出血、肝炎结核活动期等,应先就诊各类专科,盲目服用膏方可能加重病情。
另外,体质健壮的青少年、孕妇及婴幼儿也不适宜服用膏方。 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