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书跃心”---吴跃进新书《徐蔚南年谱》分享座谈会在盛泽举行
2024-10-23 13:32: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江南  
1
听新闻

  2024年10月19日下午,“蔚书跃心”---吴跃进新书《徐蔚南年谱》分享座谈会假座苏州市盛泽东秀书院举行。

  本次活动由盛泽红梨盛宴主办,盛泽北塔诗歌文化工作室和东秀书院联合协办,盛泽镇古镇文化守望者工作室承办。

  著名诗人学者北塔、盛泽镇文联副主席沈莹宝、盛泽镇舜湖诗社社长萧海铭、新书作者吴跃进、东秀书院创办人芦根荣、苏州著名雕塑家朱海祥、盛泽知名本土画家庄子明,特邀嘉宾王寅初、王永泉、夏金荣、毛洪深,以及部分盛泽弄堂文化守望者参加了此次新书分享座谈会。

  座谈会由东秀书院的创办人、退休教师芦根荣主持。芦老师首先对吴跃进老师新书的成功出版表示衷心的祝贺,然后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真诚的欢迎。

  然后,著名诗人北塔、盛泽镇文联副主席沈莹宝、盛泽镇舜湖诗社社长萧海铭、新书作者吴跃进分别作了精彩的发言。

  北塔教授说,作为土生土长的盛泽人,又姓徐,他自己虽然写过几篇研究徐蔚南这位同乡同姓先贤的文章,但终究还是太少,深表歉意。他近些年不时在呼吁开展徐蔚南研究,前年在盛泽镇政府强力支持下,成功举办了由其策划并参与实施的徐蔚南生平与作品展览和徐蔚南学术研讨会,算是一个良好肇端。那次活动曾得到吴跃进老师的得力襄助。吴老师利用业余时间,甘于寂寞,潜伏学术汪洋多年,以涸泽而渔的方式广泛而精准地搜集有关徐蔚南的资料,成果斐然,令人羡赞;终于,他和沪上藏书家樊东伟先生共同编撰的《徐蔚南年谱》一书付梓了,这填补了徐蔚南研究的空白,可喜可贺。这样的资料整理工作非常枯燥、艰辛,费时费力还费钱,所以让人特别钦佩。本书内容丰富细致扎实而且广博,对于研究徐蔚南以及与其相关的人和事具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为将来更加深入的学术探讨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条件,必将嘉惠士林。书中也还有不少没有交代清楚或者还不够详备的地方,比如徐蔚南在日本留学期间的情况,再如他在抗战后期奉命潜回上海从事半地下抗日工作的情况,还如他与故乡盛泽的互动情况以及他和女婿文怀沙的关系始末等都有待于更多更深的研究。另外,徐蔚南一生最大的成就之一是法国文学翻译,但有关的研究几乎阙如。我相信,随着更多史料浮出水面,有些相关学术问题会得到解决。

  沈莹宝老师说,其实他与吴跃进认识已经好多年了,但真正引起关注的是在网络上,吴跃进对盛泽往事作了资料性的收集,为盛泽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资料。沈老师高度赞扬了吴跃进对徐蔚南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可谓不余遗力,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最终集腋成裘,汇成《徐蔚南年谱》。

  萧海铭老师说,小时候听母亲说起过,当时吴江出了两个“子”,一个是邵力子,另一个是柳亚子。盛泽的后街也出两个“子”,一个是孝子,另一个是才子。孝子名叫徐儒选,而才子就是徐蔚南。

  萧老师说,虽然自己曾经写过盛泽的南社和新南社成员的文章,其中就有徐蔚南,但流于表面的简单介绍较多。而吴跃进则选择徐蔚南一位人物,长年累月的收集相关资料,最终汇集成册,令人欣喜,刮目相看。

  萧老师强调, 文史研究,不是写散文,不能流于道听途说,更不能靠推测,要重证据,需要深入调查研究,追寻历史原貌。这就一定要有恒心,要耐得住寂寞。在这一点上,吴跃进做到了,并取得了成功。他的这种精神和毅力值得我们学习。

  《徐蔚南年谱》作者吴跃进说:今天的座谈会承蒙红梨盛宴范卫峰、东秀书院芦根荣、北塔诗歌文化工作室沈钟鸣、盛泽镇弄堂文化守望者交流群召集人黄洁苍等老师的热心操办和大力支持,本人表示衷心感谢。沈莹宝老师、北塔老师、萧海铭老师等各位学者专家到会并发言,使本人深感荣幸。庄子明老师请来王寅初老师更是意想不到的惊喜,也使我很感动。

  接着,吴跃进老师从编著此书的起因、收集资料的过程以及如何撰写草稿,与大家分享了他的艰辛和得失。如数家珍,充满激情。

  座谈会的最后,吴跃进老师签名赠书。

  本次座谈会,大家热烈交谈、轻松交流,取得圆满成功。其意义不仅仅是活动本身,也不仅仅是对《徐蔚南年谱》这本书的肯定,更多的是表达我们热爱家乡,愿意为传承盛泽古镇物质的精神的人文的等各方面的辉煌历史,愿意为宣传前人在工商科技文化教育等各方面作出的杰出成就,进行无怨无悔的坚守、发扬、记载和推广。也许,这才是此次座谈会最大意义之所在。

  (文字由芦根荣整理)(照片和视频,由钱云伟、丁筱华提供)

标签:跃进;徐蔚;老师
责编: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