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车位争抢、废物堆放、厕所使用纠纷……双方积怨已久,如何化解矛盾纠纷?
近日,苏州市相城区检察院就一起轻微刑事案件深挖矛盾根源,找准问题症结,联合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同开展协调化解工作,最终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刑事和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切实推动“治罪”向“治理”转变。
张龙和李明分别系相城区望亭镇某片厂区内两相邻机械厂的老板,两家的工厂只有一路之隔。邻里相处多年,两家工厂的老板和员工互相之间难免因各种琐事发生纠纷,但这一次的冲突却带来了更严重的后果。
2022年11月25日中午,张龙的妻子张红与李明的妻子李丽因厂区内附近一厕所的使用问题发生口角,后双方家人参与到争吵中,由相互推搡逐步演变为肢体冲突。混乱中,李明脚踹张龙的胸部,导致张龙肋骨受伤;而李明母亲苏梅也在双方肢体冲突中肋骨受伤。后经鉴定,张龙和苏梅的肋骨损伤均已构成轻伤二级。公安机关刑事立案后,经民警多次调解无果,案件被移送相城检察院审查起诉。因该案属于邻里间摩擦引发的轻微刑事案件,且双方积怨已久,如果仅将案件一诉了之,不仅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得不到实质化解,将来还有可能埋下更大的风险隐患。考虑到犯罪嫌疑人认罪态度良好,双方也还有调解意愿,为维护社会的和谐秩序,保障民营企业正常经营,检察官在征求双方当事人意见后,依托本院“刑事和解工作室”,邀请了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的金牌调解员参与,共同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
在检察官细致的释法说理及人民调解员的悉心劝导下,双方当事人就该案的民事赔偿部分达成一致,犯罪嫌疑人李明一次性赔偿被害人张龙2万元,被害人苏梅自愿放弃向张龙继续索赔因此案造成的各项经济损失,双方最终握手言和,互相谅解。
“邻里之间低头不见抬头见,以后遇到问题一定要好好沟通解决。”送走当事人后,检察官在电话中再次叮嘱。经过教育劝导,双方当事人均表示会深刻吸取此次事件的教训,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
“小案”不小办,因为“小案件”里有大民生。近年来,相城区检察院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诉源治理理念原则,持续探索构建轻罪治理体系,不断完善轻微刑事案件的矛盾处理方式,以刑事和解促定分止争,最大限度化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对立面,致力以检察实践和检察智慧服务社会综合治理大局。(上述案例中均为化名) 陈奕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