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从早癌筛查到术后康复,是漕湖人民医院给了我重生的机会,没有你们就没有现在健康的我……”近日,家住阳澄湖的沈大爷将一面印有“德高术精济苍生 护我重生一世情”字样的锦旗送到漕湖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金铭亚的手中,向医护人员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据悉,今年73岁的沈大爷便秘伴大便性状变细一年多,自己服用通便药物后好转,一直没有去医院治疗。今年4月,沈大爷参加了漕湖人民医院开展的消化道早癌筛查后,被诊断为直肠恶性肿瘤,转入医院普外科进行治疗。
经过术前精准评估,个体化分析。5月24日,金铭亚主任带领普外科医护团队为沈大爷施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切除术(Dixon术)”,超低位保肛,历时2小时50分钟,顺利完成腹腔镜下盆腔清扫干净手术。术后在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细心照顾下,沈大爷恢复良好,很快就能行动自如。目前在医院进行术后化疗。
金铭亚介绍,在消化道肿瘤中,肠癌的发病率已仅次于胃癌,位居第二位。我国每年新发肠癌患者为13-16万人,死亡肠癌患者为6-9万人。早期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在90%,而发生远处转移的晚期肠癌的5年相对生存率只有不到15%,可惜的是,大部分的肠癌患者因为没有这方面的筛查意识,又或者因涉及隐私部位而羞于检查、花费太多等造成拖延不治的情况。
金铭亚提醒大家,若发现有排便习惯及大便形状改变的,如:大便有不成形,便血,大便表面有暗红色粘液,黑便,排便次数增加,大便变细等情况出现,要高度警惕消化道肿瘤可能,及时就医。高危人群40岁开始进行肠镜筛查,正常情况下每隔五年做一次,有息肉的话最好半年或一年复查一次。
今年年初,相城区卫健委党委实施“深化‘相城仁医’党建品牌建设,实施消化道早期肿瘤筛选防治工程”书记项目,旨在降低人群消化道肿瘤未来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和幸福获得感。截至目前医院开展免费胃肠镜检查661人次,粪便基因检查600人,发现9例阳性,其中四例阳性患者在医院进行了手术治疗,目前均得到了良好的诊治。漕湖人民医院党支部书记徐文新表示,接下来党支部将继续落实“相城仁医”先锋为民志愿服务,不断推进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漕湖人民医院普外科得到快速发展,已完全具备二级医院重点学科的规模、技术和管理水平。引进了不少先进设备:德国storze腹腔镜,美国强生超声刀,多功能手术床,西门子CT,奥林巴斯高清电子胃肠镜等。在金铭亚主任的带领下,普外科可开展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甲状腺癌根治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腹腔镜下疝修补术(TAPP、TEP)及常见普外科手术。 姚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