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看,这是我种的番茄,可以回家做西红柿炒蛋了。”“我种下的长了好多辣椒!”
近日,小朋友们在泾上社区“一米菜园”中分享丰收的喜悦。泾上社区是由本地居民和外地居民构成的融合型动迁社区,增进邻里建设、睦邻友好是社区长期以来探索的方向。经过需求调研和协商议事,社区在屋顶露台搭建了邻里交流的平台——“一米菜园”, 制定了管理制度方案,向居民开放菜地契约认领,在满足文化教育需求、传播环保文明的生活理念的同时,不断增进邻里间的交流融入和归属感。
开放契约认领 共享“一米菜园”
“一米菜园”对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的志愿者家庭优先开放认领,先后有30组家庭经过“志愿时长”审核后对菜地进行了认领,他们签下认领契约并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种植活动。在维护过程中,红色管家志愿者鼓励大家亲力亲为,学习不同植物的种植经验,探究种植过程。大家体验了每个环节“浇水、施肥、拔草、观察、采收。”经过细心维护,架上爬满的藤蔓就垂下了水嫩的黄瓜,茄子从枝叶间探出头来,小辣椒被阳光晒得红彤彤……丰收的日子来了,居民们都体验到了收获的惊喜,分享了种植的趣事,将收获的蔬菜送给孤寡老人,增进了邻里关系,展现了邻里温情。王女士表示:“菜园提供了一处可近距离亲近自然的场地,让我们邻居间的关系更默契了,也让孩子体验到了种植的乐趣,增长了知识。”
促进邻里交流 点亮绿色星光
“一米菜园”里还设置了厨余垃圾堆肥桶,红色管家志愿者每个月开展垃圾分类微讲堂,并通过活动展示厨余垃圾堆肥和酵素制作的方法,居民将收集处理后的肥料灌溉蔬菜,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经过两批次的认领,红色管家志愿者组建了“绿色星光”微信邻里交流群,认领菜地的居民们纷纷在群里分享自己的种植经验,在微信群里用照片和文字记录每天所观察到植物的生长变化,甚至是一些生活类的分享和求助信息。从“一米菜园”, 到“绿色星光”微信群,从线下到线上,都进一步加深了社区居民邻里间的感情,在楼宇间点亮了一簇簇象征着睦邻友好的绿色星光。
赋能社区治理 汇聚民情民智
泾上社区党委依托“一米菜园”平台阵地,组建“绿色星光”家庭志愿队,鼓励孩子们成为唯亭小娘舅,以“党建+社会组织+志愿者”的模式开展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积极发挥五社联动的效能,每月由红色管家带领唯亭小娘舅和志愿队向社区居民普及环境保护、社区安全、移风易俗和垃圾分类等内容,让一个家庭影响一个单元,从而改变一个小区,让文明新风吹进居民的家中。在宣传走访的同时,红色管家和志愿者收集居民对社区建设的意见建议,提交审议后召开红管议事会商讨方案,联合热心居民、社会组织并挖掘社区资源形成解决问题的合力,让居民群众成为社区治理和社区建设的主人翁。
“一米菜园”是社区基层治理创新的一个缩影。泾上社区以“一米菜园”项目为契机,以红色管家志愿者为纽带,搭建社区、居民和社会组织互动平台,激发了居民参与社会治理和社区建设的主动性,增加了居民之间的交流。下一步社区将会继续丰富“一米菜园”载体的功能,让社区居民在生机勃勃的菜园中学习垃圾分类和自然科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促进居民融入社区、参与社区建设,为推动社区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增添了不懈动能。
编辑 卞佳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