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走进张家港市高新区塘桥镇馨塘社区海棠管家党员活动室,一面面锦旗赫然眼前,这是海棠管家们服务成效的印证。“如今居民对居住环境改善、生活品质提升的追求日益强烈,对我们物业创新服务、提升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考验。”“最美管家”傅丹妮说,“我们要持续壮大红色公益队伍,夯实社区善治的基石。”
近年来,高新区塘桥镇积极探索“党建+公益”新模式,打造“暖·塘塘”红色公益品牌,推动公益队伍“更专业”、公益体系“更严密”、公益项目“更出彩”,通过红色引领,有效传递基层治理“善治温度”。
聚焦“精准滴灌”,共育队伍“茁壮之苗”。“小黄,本周增加3名老人用餐,清单已发群中,请查收!”“收到!”在高新区塘桥镇花园村助老送餐微信群中,活跃着一支由美团外卖骑手组成的“海棠先锋志愿助餐队”。从去年11月开始,每周一至周六中午十点半准时为村域范围内的30多名老年人免费上门送餐。
高新区塘桥镇积极发挥先锋队伍力量,成立“暖·塘塘”红色公益联盟,培育建强嗨塘小哥”线上信息收集队、爱心党员暖“行”志愿服务队、非公企业暖“塘”慈善队、社会组织暖“民”服务队4支公益队伍。围绕先锋促善治公益清单,开展助老送餐、文明交通引导、青少年教育、协商议事等多类志愿服务,以公益小切口助力先锋大作为。同时,联合区镇商会组织,聚焦抗险救灾、专项帮扶等举办爱心捐赠。建立红色公益联盟“成长计划”,每年遴选3家企业党组织加入联盟,吸纳优秀企业家、社工、嗨塘小哥加入党组织,壮大“嗨塘先锋”队伍,为红色公益队伍搭建“成长阶梯”。目前,队伍已吸纳企业家15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12人,社会组织23人,爱心联盟企业10家。
聚焦“严密有序”,共搭体系“组织脉络”。“区镇爱心企业的暖冬物资均已运送到位。”在高新区塘桥镇针纺城有着一支由5名货运司机党员组成的“红运先锋”爱心志愿队。他们主动参与了19个村(社区)基层爱心物资配送搬运回收等工作,主动承担了9家爱心企业暖冬物资的转运工作,累计运送保暖内衣、羊绒衫、儿童服装等物资79箱,共1.2吨。
今年年初,区镇发布“暖·塘塘”红色公益“4353”计划,联合纪工委、民政、群团等部门,发挥“爱心蓄水池”中枢功能,设立区镇红色公益联动中心,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红色公益工作站,围绕“嗨塘小栈”“邻里宅基”“锋巢驿”等驿站设立红色公益工作点,构建“区镇-村(社区)-站点”三级红色公益体系。作为其中的一个“红色公益点”,“红运先锋”们也一起加入了区镇“暖塘塘”红色公益大家庭,“现在做志愿服务有了一种归属的感觉。”区镇道路货运、物业党组织代表陈宁表示。
据悉,高新区塘桥镇还聘任了23名专职党务工作者担任三级红色公益协调员,常态化开展慈善捐赠、志愿服务、爱心帮扶活动,通过组织搭台、资源互助,为党员群众提供全方位的“红色服务网”,让海棠先锋们成为红色公益和基层治理互促共进的“催化剂”。
聚焦“靶向发力”,共激项目“内生动力”。在高新区塘桥镇“花满园”幸福餐厅,每到中午11点,辖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就乐呵呵地来餐厅吃饭,“餐厅做出来的饭菜味道很好,给我们打的分量也足,感谢政府对我们老年人的关心。”村民陈根法感激地说道。“花满园幸福‘食’光”项目也正是区镇重点打造的红色公益守护“银”港湾项目其中的一项。
高新区塘桥镇围绕服务保障区镇发展大局,精准谋划4大公益项目,制定专项公益清单,科学规划公益资金、物资的分配使用,串起以“企业党员、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基层爱心党员”三级联动红色公益链。
今年的“学雷锋月”,区镇党群部门定向选取100名困难职工和儿童,开展“点亮微心愿、传递心温暖”等系列活动,发动爱心党员帮助特殊群体点亮希望。在每月25日的“书记护路日”活动中,围绕“书记带头学雷锋、争做先锋护路人”主题,开展书记课堂、护路宣传、隐患排查等志愿活动,通过先锋引领,点燃基层治理“新效能”。今年以来,围绕慈善捐赠、路上文明、关爱一老一小等主题,累计开展活动13场,服务党员群众1500人次。
聚焦“延伸拓展”,共结惠民“幸福之果”。去年10月,高新区塘桥镇向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高岭镇加全村捐赠了总价值70余万元计5460件暖冬物资,拉开了区镇与广西结对共建的序幕。
“在经济发展方面我们希望与高新区塘桥镇能够有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共同推进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在高新区塘桥镇“暖·塘塘”红色公益品牌发布仪式上,广西省都安县高岭镇党委书记李举国与张家港高新区塘桥镇“隔空对话”,围绕党建、乡村振兴、劳务协作、困难帮扶等共五大类共同签署党建合作协议,由此迈开了区镇做大红色公益的“第一步”。
据悉,高新区塘桥镇还将进一步拓展红色公益品牌内涵,与中铁上投围绕铁路护路、站前关爱等开展结对共建,释放红色公益领航效能,助力区镇基层精治善治。 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