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春读史】说说“女中尧舜”隆裕太后
2023-04-11 14:52: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束有春  
1
听新闻

  历史在重要转折关头,起决定性作用的可以是力挽狂澜的巨人,可以是横刀立马的顶天立地英雄,可以是纵横捭阖指点江山的智者,有时也可以是柔弱善良爱民如子的女流。一百多年前,终结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迎接共和制到来的,有外部革命狂飙在推动,更有顺应时代潮流而动的内在因素在起决定性作用。清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太后“隆裕太后”,就是当时起决定性内因作用的女中豪杰。

  据《清史稿》卷二百十四《后妃列传》记载:隆裕太后是慈禧太后的侄女,光绪十五年(1889年)正月立为清德宗光绪皇帝的皇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冬十月(阳历11月14日),光绪皇帝在南海瀛台涵元殿驾崩,3岁的溥仪奉太皇太后慈禧懿旨,“入承大统”,是为宣统皇帝。宣统皇帝即位,光绪皇帝的皇后被称“兼祧母后”,尊为皇太后,上徽号曰“隆裕”,史称“隆裕皇太后”,简称“隆裕太后”。

  光绪皇帝驾崩后的第二天,慈禧老太后也跟着驾崩了,所谓“祸不单行”,清王朝末日的丧钟已经敲响。好在慈禧去世前,已经安排三岁的宣统皇帝生父(光绪皇帝胞弟)载沣为摄政王。“兼祧母后”上“隆裕”徽号后,负责抚养三岁的宣统皇帝,同时垂簾听政,与摄政王载沣共同支撑着摇摇欲坠的大清王朝江山。

  隆裕太后是位不善巴结别人的人,所以在朝廷亲信不多,自从当了太后,秉裁军国大政,她才意识到要守住太后的宝座,必须要保住小皇帝溥仪的帝位,必须要形成自己的势力,做好与那些手握实权的亲贵与外臣们的联合。眼看载沣树威立信,筹建统治班底之际,隆裕太后也不得不想方设法去笼络一些大臣,以防止载沣权力过大而危及到自己的位置。隆裕太后拉拢的皇族对象主要是庆亲王奕劻与外姓大臣袁世凯。奕劻因早已得到慈禧太后的恩宠,受封清王朝最后一个铁帽子王爷,在朝中权力很大,现在,在隆裕太后的重用下,与练兵起家的袁世凯共同掣肘载沣。有一次,载沣拟提名那桐为军机大臣,请示隆裕太后,谁料隆裕太后却推荐了袁世凯的拜把子兄弟徐世昌当军机大臣。载沣被惹火了,直至带有警告意味地提醒隆裕太后不要越位:只有朝廷重大事件,太后才能出面商议,一些具体政务,不必烦劳大驾。清王朝虽已到了穷途末日,但朝廷内部纷争一刻也没有停止。

  据《清史稿·宣统皇帝本纪》记载,宣统三年(1911年)八月甲寅,革命党“谋乱”于武昌,事觉,捕三十二人,诛刘汝夔等三人。乙卯,武昌新军变附于革命党,总督瑞澂弃城走,遂陷武昌。这里记载的应该就是人们常说的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胜利,正式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

  辛亥革命的目标是要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新的国体。这一年的九月,清政府授任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命他组织完全内阁。资政院又奏采用“君主立宪主义,上重大信条十九事”给皇帝。

  冬十月,伍廷芳、张謇、唐文治、温宗尧劝告摄政王载沣:“请赞共和政体”,建立“共和”政权。由“封建”到“共和”,可谓是乾坤大挪移的惊天之变,清廷以宪法信条“十九事”誓告太庙,由摄政王代行祭祀事仪,一边拜祭祖先,一边向祖先请罪,大清王朝已经处于江山易主丧失的险境。

  接着,朝廷又诏授袁世凯为全权大臣,委托代表人赴南方讨论大局。同时,“资政院改用阳历,并臣民自由剪发。诏俱行之”。我们现在用的“阳历”在宣统三年的辛亥革命后就已经提出来了,我们的发型可以自由选择,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实行了。

  国体事大,必须谨慎行事。隆裕皇太后坚持履行垂簾听政职责,命召集临时国会,以“共和立宪”国体付诸公决,让全民参与国体讨论,实行公决。

  此时,辛亥革命之火在全国已处于燎原之势,尤其是在南方,革命激情高涨,推翻封建帝制、把皇帝拉下马的声浪席卷全国。宣统三年十一月甲戌,各省代表十七人在上海召开选举临时大总统会议,最后选举孙中山先生为临时大总统,确立新的政府于南京建都,定国号曰“中华民国”。

  十二月六日,奉隆裕太后懿旨,宣统皇帝的父亲载沣辞去监国摄政王职位。至此,隆裕太后成为即将终结的大清王朝事实上的最高统治者和终极责任人,埋葬大清王朝的最佳掘墓人出现了。

  十二月七日,时任总理公署秘书的许宝蘅曾在日记中记录了隆裕太后与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在养心殿内长达一个小时的对话。隆裕太后表示:“余一切不能深知,以后专任于尔。”任命袁世凯为议和全权大臣,委托唐绍仪为议和代表,负责与南方各省进行和平谈判。袁世凯成了清王朝最信任的代言人,也成了由“封建”到“共和”的关键人物。

  全国各地要求清帝逊位的呼声越来越高,隆裕太后不得不再次召集庆亲王奕劻、袁世凯等王公贵族和国务大臣共商国是。她最后表态说:“顷见庆王等,他们都说没有主意,要问你们,我全交与你们办,你们办得好,我自然感激,即使办不好,我亦不怨你们。皇上现在年纪小,将来大了也必不怨你们,都是我的主意。”说到这里,她放声大哭,袁世凯等王公大臣也一同大哭。哭过之后,隆裕太后进一步表示:“我并不是说我家里的事,只要天下平安就好。”

  清帝逊位的大政方针,至此已经确定。

  隆裕太后下懿旨,以袁世凯公忠体国,封一等侯爵;授袁世凯全权,与民军商酌条件奏闻。当时,岑春煊、段其瑞等也上奏,请速定“共和国体”,以免生灵涂炭。故不俟国会召集,决定“自让政权”,并由袁世凯全权办理。

  经过反复磋商,袁世凯与南方代表伍廷芳达成共识协议,一致赞成共和。同时,为了安抚清廷,特制订并通过了八条皇室优待条件,四条皇族待遇条件,七条满、蒙、回、藏待遇条件,凡十九条。

  隆裕太后命袁世凯以全权,建立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商统一办法。袁世凯不负隆裕太后知遇之恩,承皇太后懿旨,宣示中外,向全国发布清朝末帝逊位诏书。

  逊位诏书有曰:“因民军起义,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天途,士露于野。国体一日不决,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义于前,北方将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立宪共和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为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蒙、汉、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安闲,优游岁月,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

  由这段文字可见,隆裕太后是希望由袁世凯来全权组建新的“共和国”以取代清王朝,新的政权名称为“中华民国”,领土主要有满、蒙、汉、回、藏五个代表性民族所在地域组成。这种理念的影响,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似仍然能够感受到,因为新中国的国旗上由五个红五角星图案,简称“五星红旗”,其创意是否是以五星代表“满、蒙、汉、回、藏”五大民族?五族当中,又以汉族为主,所以五星红旗上有一只较大的五角星居于主导地位。

  其逊文又曰:“古之君天下者,重在保全民命,不忍以养人者害人。现将新定国体,无非欲先弥大乱,期保乂安。若拂逆多数之民心,重启无穷之战祸,则大局决裂,残杀相寻,必演成种族之惨痛。将至九庙震惊,兆民荼毒,后祸忍复言。两害相形,取其轻者。此正朝廷审时观变,痌瘝吾民之苦衷。凡尔京、外臣民,务当善体此意,为全局熟权利害,勿得挟虚矫之意气,逞偏激之空言,致国与民两受其害。著民政部、步军统领、姜桂题、冯国璋等严密防范,剀切开导。俾皆晓然于朝廷应天顺人、大公无私之意。”

  这段文字再次表明,清政府主动逊位、结束清王朝统治,是为了保全民命,以避免无穷战祸,避免相互残杀,避免兆民荼毒、九庙震惊、生灵涂炭,充分体现了古圣“天下为公”“大公无私”的崇高境界。

  但是,逊文最后又强调:“皇帝但卸政权,不废尊号”,要在有生之年,使皇帝继续享受政治生活待遇。逊文又“特行宣示皇族及满、蒙、回、藏人等,此后务当化除畛域,共保治安,重睹世界之昇平,胥享共和之幸福。” 希望全国在“共和”旗帜下,消除民族隔阂,实现民族大团结,让百姓共享和平安宁的幸福生活。

  这一天是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阳历1912年2月12日),清王朝末代皇帝以太后命逊位,从此宣告了在中国实行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彻底结束。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天离孙中山先生1912年1月1 日在南京宣告成立中华民国、孙中山当临时大总统,在时间上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了。政权之间的交接与衔接,看似线型的,但实质上存在着平行重叠,这是正常的历史现象。

  逊位诏书颁布10天后,上海《申报》于宣统三年(阳历1912年2月22日)以《清后颁诏逊位时之伤心语》为标题报道说,2月12日,《清帝逊位诏书》由袁世凯在养心殿内呈献给隆裕太后,隆裕太后阅未终篇已泪如雨下,随后交给军机大臣世续、军谘大臣徐世昌盖用御宝。此时反对逊位共和的恭亲王溥伟自请召见,隆裕太后表示说:“彼亲贵将国事办得如此腐败,犹欲阻挠共和诏旨,将置我母子于何地!”此时无论是何贵族,均不准进内,于是盖用御宝,陈于黄案。“清后仍大哭。清帝时立清后怀中,见状亦哭。袁世凯君及各国务大臣亦同声一哭”。

  清王朝在这君臣一片痛哭声中结束了,共和制国体在这片痛哭声中呱呱坠地、降临人寰了。

  隆裕太后下诏逊位后,毕竟心中难以释怀,郁郁寡欢,终至染病。1913年,隆裕太后的“万寿日”(生日),在御殿接受朝贺时,见民国大总统袁世凯的专使梁士诒用外国使臣觐见的礼节祝贺;宗室王公大臣多半回避,不肯入贺;殿上不过寥寥数人,抚今追昔,悲痛不已。以至一病不起,于同年2月22日在长春宫薨逝,享年46岁。

  时任民国总统的袁世凯随即下令全国,下半旗致哀三日,文武官员穿孝二十七日。参议院除下半旗外,于2月26日休会一天。2月28日为祭奠之期。不唯如此,袁世凯还亲自臂戴黑纱,举哀致祭。当时的军政要员纷纷致电名义尚存的清室,对隆裕的病逝表示哀悼。

  随后,在参议院议长吴景濂的倡议下,借商务总会为哀悼会的筹办事务所。全国各地纷纷响应这一号召,长春、辽阳、凤凰、铁岭、营口等地都开会追悼隆裕太后,并各派代表入京参加追悼会。

  3月18、19两日,国民政府在大和殿的门前广场隆重召开了全国国民哀悼大会,到会者达五万人之多。只见灵堂上方悬挂着“女中尧舜”白色横幅,灵堂正中摆放隆裕像,所有外露的梁柱均用白布包裹。殿堂内摆满了挽联、花圈。穿着清式丧服和现代军服的仪仗队在灵堂前左右站立。

  哀悼大会还决定要设立皇太后的铜像,以表彰她的功勋。据当年各大报纸刊载,隆裕太后薨逝后,舆论界颇为惋惜。

  驻京各国公使馆对隆裕太后的薨逝亦均表惋惜,除亲去太和殿致祭外,于哀悼会期间,各使馆均下半旗致哀。

  隆裕太后的丧礼结束后,于民国2年3月出版了一个线装石印的特刊《国民哀悼纪事录》。书前是一幅隆裕太后的御影,附有她宣布清帝逊位的谕旨。接着是太和殿内外哀悼大会的摄影12幅。还有各界拍来的唁电、挽联、致祭礼节、祭文、哀悼歌伺、皇室答词、外宾名单、工作人员名单等等。

  香港《大公报》写到:“既非依附于帝王,亦未尝有垂簾之政绩,而独以让德高怀,召亿兆人之讴恩,曾不以国体之变迁,而稍驰其爱敬者,伊古以来,实惟前清隆裕太后。”

  《中国日报》写到:“己丑年嫁光绪帝为嫡后,秉性柔懦,失西后欢;尤与光绪感情不洽,抑郁深宫二十余年。既无可誉,亦无可讥。惟清廷退位,后力居多,将来共和史中亦不失有价值之人物也。”

  《亚细亚日报》写到:“隆裕太后去岁,不为亲贵浮言所动,力主共和,实为有造民国。今一日崩御,我五族国民,当同情哀悼。”

  孙中山先生等亦对隆裕太后赞誉有加,他说:“孝定景皇后让出政权,以免生民糜烂,实为女中尧舜,民国当然有优待条件之酬报,永远履行,与民国相终始。”

  当时对隆裕太后好评如潮,代表性的还有——

  黄兴:“全赖隆裕皇后、皇帝及诸亲贵以国家为前提,不以皇位为私产,远追尧舜揖让之盛心,遂使全国早日统一,以与法、美共和相比并。”

  元洪:“德至功高,女中尧舜。”

  阎锡山:“皇太后贤明淑慎,洞达时机,垂悯苍生,主持逊位。视天下不私一姓,俾五族克建共和,盛德隆恩,道高千古。”

  吴景濂:“隆裕太后以尧舜禅让之心,赞周召共和之美,值中国帝运之末,开东亚民主之基。顺天应人,超今迈古。佥谓美利坚之独立,受战祸者或七八年;法兰西之革命,演惨剧者将数十载,虽伸民气,实苦生灵。前清隆裕皇太后,默审潮流,深鉴大势,见机独早,宸断无疑。诏书一下,化干戈为坛坫,合五族为一家,大道为公,纷争立解。盖宁可以敝屣天下,断不忍涂炭生民,所谓能以私让国。”

  百年风云变幻已逝,千古封建帝制作古。回首那段岁月,我们中华民族终于从封建桎梏中获得新生,走向了共和,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随着清王朝的终结而彻底终结。虽然当时亦曾出现有限范围内的流血牺牲现象,但最终还是靠中华民族长期积累的仁勇智慧,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染感召,靠革命者的英勇奋斗,当然更靠隆裕太后这位“女中尧舜”的“何忍”“不忍”仁爱胸怀与崇高的各民族合为一家的境界,使中华民族有效地避免了重大战祸出现而顺利走向共和新生。

  尧舜禹三代是我国历史上令人向往的上古太平盛世,尧舜二人在接班人认定与政权交接处理上,开天辟地,相继实行了“禅让”制,政权实现了无障碍过渡,令后人称道不休。但是,清朝末代的隆裕太后是以一个王朝的终结而成就了新的国体诞生,是一种以彻底断绝封建“香火”为代价去点燃“共和”火焰的慷慨悲壮之举,在某种程度上,比尧舜“传贤不传子”的举动更为高大尚,更为惊天地。当年的社会舆论及孙中山等人的褒奖之词,尤其是将隆裕太后称誉为“女中尧舜”,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时代对这位柔顺懦弱但又不乏果毅勇决的年轻女子的最高礼赞。识古思今,中华民族在和平奋斗、团结统一、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是多么需要有“女中尧舜”一样的开明人物出现啊。

  束有春 2023年4月8日于金陵四合斋

标签:太后;袁世凯;共和
责编:杨春源 王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