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日前,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22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市、区)公示名单,全国共40个县(市、区)上榜。苏州市吴中区为江苏省唯一上榜示范区。
此外,在住建部公布的五批共计6819个中国传统村落名单中,吴中区12个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包括东山镇陆巷古村、金庭镇明月湾村、东山镇三山村、东山镇杨湾村、东山镇翁巷村、金庭镇东村村、金庭镇衙甪里村、金庭镇东蔡村、香山街道舟山村、金庭镇植里村、金庭镇蒋东村后埠村、金庭镇堂里村堂里。
位于吴中区金庭镇衙甪里村境内的“角里”古村落,兴起于唐代,因汉代“商山四皓”之一的著名隐士周术居住于这里,因此以其号“甪里先生”的省称命名;又因境内有“角(甪)头山”,村以山名。村内现保存有建于梁代的禹王庙;建于清代的永宁,建于明嘉靖至万历年间的2座古桥;以及20多处明清建筑等。著名的洞庭西山八景之一的“甪里梨云”也坐落于村内。
包括衙甪里村在内,这次仅金庭镇,就有7个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单。金庭镇总面积84平方公里,现设13个行政村(社区)。文化遗存丰富,有省级文保单位6处,市级文保单位23处,市级控保建筑18处。
金庭镇文体中心主任邹永明介绍,大量的古建筑要抢救保护,面广量大,应该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到古建筑保护中。比如明月湾邓氏宗祠,2005年,就引入社会资本完成修复,还有西山雕花楼,也全部由民资投入修复。
吴中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吴中区前身“吴县”,为秦始皇分封36个郡县之一,为吴文化发源地,也是全省乃至全国传统村落数量最多的县(市、区)之一。这次,吴中区能够上榜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市、区)名单,并且有12个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苏州市政协文史委原主任叶正亭认为,这既是示范,又是表扬和鼓励。在新时代,如何利用好、发挥好传统村落作用?叶正亭表示,吴中区光福镇的漫山岛,正在做一些新的示范和探索。让这些古村落保持原汁原味,还要有现代功能。
(钟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