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1-07-29 10:40: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钱振华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2020年11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首次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法治吴江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具体部署,既是新时代吴江人大依法履职行权的行动指南,也是人大及其常委会提高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近年来,苏州市吴江区人大常委会积极发挥人大职能作用,确保宪法法律正确实施,不断提升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和法治惠民水平,在协调推进依法治区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快上新台阶创造了良好法治环境。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站位,增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在全面依法治区中找准人大定位。围绕“聚焦沪苏同城化,聚力建设示范区”主题,着眼打造“创新湖区”、建设“乐居之城”,把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和“一府一委两院”的重点工作,经过人大法定程序上升为地方意志,变成全区人民的共同心愿。在建设法治吴江中体现人大作为。聚焦改革发展重大问题,关注经济建设重点领域,对“十三五”规划实施结果评估和“十四五”规划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财政预决算执行、产业布局、区镇建设、乡村振兴等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并作出决议决定,形成科学决策,积极推动经济社会转型提质。在强化监督创新中发挥人大作用。创新采用“方法叠加+内容叠加+力量叠加”三位一体监督模式,提高监督的广度、深度和力度。近年来,区人大常委会打出“听取审议报告+专题视察+专题询问”“专题视察+代表约见+测评”多套组合拳。去年首次围绕奋力夺取“双胜利”,策划开展“全民就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系列监督活动。

  保障法律法规贯彻实施,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区人大常委会成立执法检查组,对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检查,对法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对相关部门工作开展满意度测评。本届以来,区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监督职能,高扬法治精神,推进法治建设,先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苏州市河道管理条例》等10多部法律法规贯彻情况实施了检查,在促进“一府一委两院”更好地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的同时,也为吴江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同时,组建财政经济和法制司法咨询专家库,积极发挥咨询专家在财政经济监督和司法公正监督工作中的智库作用,增设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以及监察和司法委员会,促进制度建设向治理效能的转变。

  全面推动普法宣传教育,强化法治意识、法律素养

  区人大常委会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新使命新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尊崇法治上树立人大形象,着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职尽责。发挥人大作用,助推普法深入。在普法工作中发挥人大优势,把宪法宣传教育摆在人大工作重要位置,组织好宪法日活动和宪法宣誓,使全区人民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学习法律法规,做到心中有法。推行人大任命干部向宪法宣誓制度,强化对人大任命干部的任后监督,切实增强被任命人员的宪法至上理念、人大监督意识、人民公仆情怀。强化代表参与,营造法治氛围。近年来,全区各级人大代表的学习培训工作不断加强,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参加视察、执法检查,参加法院旁听案件审理、检察院通报会等活动的人数不断提升,形成了尊法、信法、守法、护法的良好习惯。

  切实增强人大监督实效,提升法治能力、法治水平

  强化队伍建设。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化”“四个忠于”的要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有组织、有计划开展法律专业知识学习教育,锻造一支既讲政治又懂法律、既有理论水平又能实干担当的高素质人大干部队伍。完善监督机制。本届以来,区人大常委会重制度、强规范,在传承历届人大优秀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33项制度,健全人大专委会建设,实体化运作社会建设委员会,设立人大代表联络服务中心,对议案建议办理工作进行考核评价,推动政府以实干善成赢得群众信赖。创新监督模式。全面覆盖,做实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制。2019年,全区6个镇共计从84项候选项目中差额票决出70项。2020年,达到区、镇(街道)全覆盖。以点带面,推开乡镇副镇长述职评议。2018年,平望镇率先试点。2019年,形成专题调研报告获区委主要领导批示,在全区各镇推广。助力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在常委会会议上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作出支持和保障示范区建设的决定。创新“区县联动+乡镇联动”模式,定期召开“青吴嘉”三地人大主任例会,开展三地人大协同视察调研活动,助推一体化发展的协同协作能力有效增强。(钱振华)

标签:振华;人大;人大常委会
责编:杨春源 王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