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苏州市吴江区司法局坚持将党史学习教育、队伍教育整顿与司法行政工作职能相结合,在抓细落小上下功夫,开展多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群众做好“小事情”、解决“小问题”。
群众呼声有回音。坚持开门搞整顿,在局机关、区法服中心、公证处设置举报信箱、举报电话提示板,线上发布《顽瘴痼疾专项整治清单》,发动群众帮助找线索查问题。召开3次意见座谈会,共向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合作单位等征集意见建议26条。聚焦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服刑人员家属会见难问题,宣传推动“服刑人员家属监狱远程视频会见”服务。《吴江公证处推行“代收代办”模式化解群众继承难题》在司法部微信公众号发布,获江苏省司法厅厅长柳玉祥批示肯定。
家门口普法有实效。常态化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深化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着力优化“法援惠民生·拓展工程”,组织“普法志愿者在行动”“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等活动。苏州胜地法治园6月正式开园,吴江法治文化再添“地标”阵地。法治园是对露天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路径的新探索,为市民群众接受法治文化熏陶提供了又一处“胜地”。 发挥专家学者优势,挖掘开弦弓村法治文化资源,筹备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法治乡村建设现场会,积极探索新时代具有江村特色的乡村治理模式。
法律服务有温情。牵头印发《行政处罚案卷质量标准(试行)》和《普通程序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标准(试行)》两项标准,规范一体化示范区内行政执法监督。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法律援助“负面清单”试点工作,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签订《“青吴嘉”法律援助共建合作框架协议》,落实三地法律援助“一网通办”。成立首个老年人法律服务工作站,积极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在区法律服务中心开设“我为群众办实事‘12348’线下咨询快车通道”窗口,缩短来访群众等待时间。
基层治理有实招。围绕“关爱民生法治行”,聚焦通讯网络诈骗、校园欺凌、食品安全等方面,推出13项法治建设满意度项目。应对突发事件快速反应,迅速组织精干力量参与盛泽镇龙卷风灾害善后维稳工作,充分体现“风灾无情人有情”。汾湖司法所和青浦金泽镇司法所联合办理首例示范区内跨区域法律援助案件,并开展后续暖心回访。结合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注重在基层治理中发挥力量,不断提升司法行政干警为民服务意识与服务质量,将队伍教育整顿成效转化为为群众办实事的强大合力。
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