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工程再升级 小帐篷解决果农“大问题”
2021-06-09 20:20:00  作者:王健 高媛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为了让市民吃到新鲜瓜果,让果农卖出理想价格。今年上半年,姑苏区在去年18个农特产品临时销售点全部开放基础上,新增加了27个农贸市场农副产品自产自销区,共计45个农特产品自产自销点。

  “现在的政策蛮好的,很方便我们这些果农。早上刚摘的两筐杨梅,已经卖掉一大半了。”近日,来自苏州西山的果农陆阿婆高兴地说道,“我们再也不用走来走去,挑担子卖了,这个小帐篷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早上9点,姑苏区平江街道白塔公园里的农特产品临时摆放点的两个帐篷里,大大小小十几个摊位已被来自东山和西山的果农们“抢”占一空。

  据了解,2020年,姑苏区城管委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启动新一批实事工程。精选全区18个试点设置“农特产品临时销售点”。统一设计、制作、安装销售点专用帐篷。同时,姑苏区城管委制定《姑苏区农特产品临时销售点管理规定》确定销售范围、经营模式、市容卫生及管理制度。提供法律保障,有效规范了销售行为。

  农特产品临时销售点不仅便利本地果农,也方便了消费者,提高了自产农特产品销售效率,并且突破性地把职业性水果摊贩与季节性果农流动摊区别开来,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执法人性化管理水平。如今的农特产品销售点,基本可以做到新鲜瓜果当天采摘,当天吃到。同时,电子支付的推行,让产品建立了可追溯渠道。一旦有产品质量问题也能做到追溯有门,方便监管。

  “规范、方便、避免了交通隐患,这样蛮好。果农省了心,也方便我们买到便宜又新鲜的时令水果。”徐老伯提着刚买的杨梅乐呵呵地说。如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事工程的实施,设置了“农特产品临时销售点”,不仅拓宽了消费市场,也为果农解决了最棘手的问题。

  这45个农特产品自产自销点有7个在平江街道,姑苏区平江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执法队员田骏说,“每到瓜果上市,街巷里的流动摊是最头疼的问题,不仅阻碍交通,影响市容,而且一旦有质量问题消费者投诉无门,双方的权益都无法保障。临时销售点的设置避免了很多矛盾,也减轻了我们的执法压力。”王健 高媛

标签:销售点;果农;瓜果
责编:高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