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站在212米高的天都大厦楼顶远眺,31.3平方公里的一片区域是高楼似林,车流如织,满眼蓬蓬勃勃的极致繁华。这就是苏州高新区狮山商务创新区。作为改革开放以来,苏州西部地区开发最早、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中心城区,这里承载着抢抓国家战略机遇、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使命。然而,历经30载春秋,先发展地区如何打破土地、环境等刚性约束,实现新一轮跨越呢?
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虎丘区副区长、狮山横塘街道党工委书记虞美华说,向“空中要财富”,发展楼宇经济,打造“立起来的开发区”,是破解土地资源稀缺的必由之路,也是导入产业、聚集人气、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现实选择。向“上”而生,狮山商务创新区努力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打造楼宇经济,发展增添新引擎
凭借集约型、高密度等特点,近年来,楼宇经济已经成为城市培育税源、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苏州高新区狮山商务创新区经济发展局局长许春华介绍,作为苏州高新区服务贸易集聚地,金融服务、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等商务和创新业态特色,让这里的楼宇成为“空中聚宝盆”。
最近,入驻狮山科技馆的金融创新企业苏州朋友保科技有限公司首款绿色能源保险产品落地。企业创始人兼CEO陈麒百说,面对近百亿规模的市场,企业未来将呈几何级增长,2021年销售额预计超千万。
朋友保科技的爆发式增长是狮山商务创新区楼宇经济的缩影。截至目前,狮山商务创新区共有高端商务楼宇20座,注册企业5000余家,2020年实现全部税收贡献24亿元,税收超亿元楼宇6座。其中,天都大厦2020年全部税收贡献同比增幅达773%,高新广场2020年全部税收贡献同比增幅达621%,狮山科技馆2020年全部税收贡献同比增长388%。
在收获靓丽税收数据的同时,楼宇经济亦成为转型主阵地、富民新载体。
蜕变产业体系,业态勃发新生态
在狮山商务创新区黄金地段向阳路南北两侧,苏州高新区上市企业总部园建设如火如荼。项目占地总面积约1070亩,着力建设复合型、开放型的第四代产业园区。依据规划,总部园建成后产业用地将实现亩均税收400万元,年税收收入超15亿元。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3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旧厂区,受制于上世纪90年代引进的粗放产业,亩均税收在二三十万元间低位徘徊。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曾经的汽车客运西站蜕变为狮山国际会议中心和苏州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运河边昔日的紫兴纸业地块上,一个集金融办公、高端商业、品质居住和长租公寓为一体的复合型金融街区即将投用……
狮山商务创新区楼宇经济起步早,难免出现老旧楼宇配套差、产业层次低等问题。狮山横塘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狮山政协工委主任吴喆说,中国楼宇经济发展进入3.0时代,要在提品质、优服务、做生态三方面下功夫。
根据规划,狮山商务创新区重点打造“3+3+1”产业体系,即金融保险、智能制造、科技与生产服务三大重点产业+新能源、智能安防、智能医疗三条新兴产业链+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力争到“十四五”末,形成2个500亿级主导产业和1个300亿级特色产业。
优化营商环境,服务聚变新力量
朋友保科技公司落户后,不仅得到了办公场地保障,招商部门还帮助其与区内的保险金融机构对接,为企业寻找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陈麒百说,在这里发展深耕,我们很有信心。
狮山横塘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王骏说,政府营造产业集聚生态,帮助入驻企业找客户、找供应商,扶上马送一程,才能收获双赢结果。
“在狮山创业10年,公司业务拓展到了全国多地,但从没想过离开。不仅在于这里为企服务到位,还因为这里良好的生活环境,子女上好学校,父母能安心养老。我们公司高管都在狮山安了家。”苏州恒隆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国意说。作为综合型信息网络技术服务商,该公司被认定为苏州市总部企业。
2021年以来,狮山商务创新区在落实苏州市优化营商环境3.0版本、苏州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26条政策措施的基础上,持续优化细化,将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到一件件具体务实举措上,聚力打造“智汇狮山—温馨服务”营商品牌,“创业者乐园”“创新者天堂”“创投者沃土”品牌效应持续放大。目前,狮山商务创新区吸引、培育独角兽培育企业1家,瞪羚培育企业15家,高新技术企业近150家,主板上市企业5家,新三板企业16家。其中,入驻楼宇的高新技术企业31家、瞪羚培育企业3家。(高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