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民共建共治享平安:潘阳社区打造新时代“枫桥式”社区
2021-04-22 18:47: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文良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潘阳社区坚持党建引领、警民共建,学习践行“枫桥经验”,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为载体,打造“治理共同体”增强群防群治力量、“警民议事”创新方式汇集民意、“警网融合”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扎实推进网格化管理及平安社区建设,让辖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近日,潘阳社区获评2020年度相城区“枫桥式”社区,这也是黄埭镇唯一获评此称号的社区。

  “治理共同体”增强群防群治力量

  潘阳社区将社区治理、党建工作与社区警务工作相融合,坚持党建统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建立“锋行”“暖情”两个行动支部,以社区党委为统领,与社区警务室通力配合,调动先锋志愿者、居民党员代表、网格员等群防群治力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共同体”。

  “锋行”行动支部通过“一查二治三管”工作法,结合社区网格队伍长效管理,以党员干部带头,普通党员参与,网格平台动态管理的方式推进社区长效管理;“暖情”行动支部以“惠民服务”为行动特色,根据民生热点开展党群活动,及时回应居民关切,快速高效地将各项惠民、利民政策落地。

  社区将这两个行动支部和社区警务力量整合起来,实现社区管理与警务工作紧密衔接、良性互动,合力解决邻里矛盾、基础设施改造、环境卫生整治、治安维稳等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事件,以及志愿帮扶、党群共建、疫情防控等工作。

  其中,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潘阳社区创新“双证”出入登记、绘制“防疫作战图”等工作方法,在行动支部党员和警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社区获评“苏州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先进集体”称号。

  “警网融合”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潘阳社区拥有综合网格3个,网格长、网格员、兼职网格员21名,社区警务室共有民警和协管员22名。

  社区探索以人员整合、数据结合、工作联动为标准的“警格+网格”深度融合模式,网格长、网格员和社区警务人员靠着“一双铁脚板、一张唠叨嘴、一颗不累心”,下沉各自管辖区域,及时发现和解决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治安隐患、矛盾纠纷等热点、难点问题。

  创建工作交流群,协同开展入户信息登记、隐患排查、调解矛盾、消防安全教育等共治事项。每月对出租屋、流动人口、特殊人群等登门走访,实现信息核对优化和共享,大大提升工作实效和服务速度,获得社区居民的广泛好评。

  警务人员的职业特性和执法权限,也为社区网格员开展社会治理工作“保驾护航”,更好地消除了居民信任顾虑,进一步提高了社会治理工作效率,处理结果好评率持续上升。

  今年3月,在黄埭派出所的指导下,潘阳社区对社区警务室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整体布局更加合理,硬件设施更加完善。目前警务室设有社区备勤室、居住证办理室、调解室等功能区域,使警务室把派出所的一些功能延伸下来,进一步发挥公安机关在社区管理工作的职能作用,提升了服务职能和水平。

  “警民议事”创新方式汇集民意

  有事议事、谋事成事。借群众之智、群众之力,融合社区警务力量和智慧,为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献策献计,这是潘阳社区设立民情议事机制的初衷,也是社区“警民议事”创新工作的生动实践。

  由社区警务人员和社区党员、居民代表、教师、老书记、退伍军人等群众组成的民情议事小组,是每一个民情议事决策事项的“提议者”和“推动者”,从反映社区问题、商议解决方案,到最终决策制定,大家都全程参与整个过程。 只要与社区居民相关,不论大小,一事一议。社区工作人员对每个议事过程进行全程记录,统一存档。

  通过民情议事机制,不断推进社区精细化管理。截至目前,民情议事小组共召开联席会议40次,接待和解决民情议事、人居环境、社区治安、民事调解、邻里矛盾等事件120余件,深受辖区百姓认可,居民们的参与度也越来越高。

  结合老百姓比较关切的提升人居环境、拆除乱搭乱建、维护社区治安、电信网络诈骗等方面的问题,社区联合多方力量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社区呈现出越和谐、宜居、平安、快乐的蓬勃气息。

  接下来,潘阳社区将进一步完善警民共建共治机制,提升社会基层治理水平,让社区警务零距离服务经济发展和社区群众,并带动人民群众参与群防群治,把社区治保的群防效能最大化。切实通过社区的一个个“小平安”,打造“大幸福”,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感。(文良)

标签:社区;基层治理;社会治理工作
责编:杨春源 王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