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在苏州姑苏区金阊街道彩香二村南社区,有一位年过六旬的热心人,她叫杜桂英。谁家有难事急事,她都牵肠挂肚。“李绪龙腿脚不好,还有慢性病,作为邻居,能帮一把就帮一把。”杜桂英说。从2006年开始,杜桂英就经常帮助社区困难人员。前些日子,李绪龙相依为命的儿子生了重病,这对李大叔的打击很大,他整日郁郁寡欢,人也消瘦下来。“这样可不行,必须得帮他。”杜桂英下定决心,一定要帮他从打击中走出来。
杜桂英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上门帮他买菜。为了让李绪龙多接触新鲜事物,杜桂英又教他学会了使用微信。中午做饭时,只要做了好吃的,杜桂英就会端一份到隔壁李绪龙家。“他自己不太会炒菜,在家就对付一口,我就隔三差五给他炖肉、熬鱼、包饺子。”杜桂英说。去年冬天,李绪龙家的暖气温度不足,他每天在家都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为了尽快解决这个问题,杜桂英找来工人将老旧的木窗换成了塑钢窗,用白水泥填补了空调管旁的缝隙。
当今社会,邻里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少。一扇门隔断了邻里,住在同一个单元、同一层楼,很多人却不知道邻居的姓名,也互不来往。中国有这样一句老话:“千金买屋,万金择邻”。从前,邻里之间常在茶余饭后一起聊天、拉家常。谁家包了馄饨、做了好菜都会给邻居送点;家里做菜缺点盐糖之类的,问邻里借点,一来二去,邻里关系也就更为和谐。可是如今,很多人由于各自工作学习的繁忙,回家后连门都不愿意出,楼房越住越高,感情却越来越淡。邻里和睦,守望相助。只有让邻里关系重新焕发生机,社区才会让生活更加美好。邻里友好相处,有利于化解矛盾、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有利于社会治安的群防群治。大家同在蓝天下,共沐温暖阳光,人人亲如一家,互助互爱。对此,彩香二村南社区定期举办各类文化娱乐活动,让不同领域、各个层次的人们都能参与进来,让居民在活动中增加接触,同时,通过开展邻里交流会增加居民之间的沟通交流,最重要的是组织了一批社区居民志愿者,为有需求的住户修理水电设施,传递人间真情,使社区成为一个相亲相爱的大家庭。 徐潇悦 孟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