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近日,苏州市姑苏区白洋湾街道南山社区开展了“喜遇重阳 更添栗香”活动,辖区里的老人和年轻志愿者一起做糖炒栗子,品尝重阳糕。
板栗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于重阳前后成熟。板栗品种多,吃法也多,但最受欢迎的吃法之一便数糖炒栗子了。糖炒栗子家常做法步骤简单,准备新鲜板栗、食用油、白砂糖、蜂蜜和电饼铛等即可。购买板栗时,要注意挑选个头偏小的北方板栗,如迁西板栗等,更适合炒食。新鲜板栗清洗后开口备用(用刀或剪刀开成十字口),电饼铛通电预热后放入开好口的板栗,再放入150克水双面加热5分钟,将糖、油、水搅拌均匀后倒入电饼铛,继续加热至表面干爽,喜欢甜口的可以再刷上一层蜂蜜。但加热过程中要注意翻面,防止烤焦。炒好的板栗起锅后盛入盘中,静置去热,即可食用。
“糖炒栗子出锅啦!”扑面而来的便是一阵甜香,新鲜出锅的糖炒栗子全都爆开了口,外壳由于油和蜂蜜的原因,色泽变得更加油亮,充满了香而甜润的气息。剥开一颗,金黄的板栗肉便映入眼帘,整颗放进嘴里,软软糯糯,还带着香香甜甜的味道。“堆盘栗子炒深黄,客到长谈索酒尝。寒火三更灯半灺,门前高喊灌香糖。”老人们围坐在一起,一边聊着天,一边享受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十分热闹。
重阳糕因在重阳节食用而得名,是重阳节传统节令食品。农历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活动现场,社区也为大家准备了重阳糕,圆圆的四色米糕,点缀上枣、芝麻、果仁等,再上锅蒸熟。在蒸制过程中,老人们兴致勃勃,很是孩子气,不时地悄悄戳一下花糕,好像下一刻它就会蒸熟一样。蒸好的重阳糕,端上桌来,香气四溢,年轻的志愿者们将第一盘花糕先送给现场的长者们品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九九音似久久,是以传承至今,重阳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老人们品尝后笑着说道:“这个糕非常好吃啊,软软甜甜的,最重要的是有你们年轻人的心意在里面。”
一岁重阳将至,几分敬老先行。因为有了大家这一份尊老敬老之心,这瑟瑟的秋天也多了些温情,多了些暖意。点点萤火,可以汇成人间星河。老少同堂,一起动手,相互配合,做出了甜蜜的栗子与花糕,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一代代传承下去,也让爱的种子在大家的心田里生根发芽,蓬勃生长。 沈瑜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