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8月7日上午,南通开发区法院召开了一场以“助推行政行为自我纠正,行政争议化解进入快车道”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展示了其在行政审判领域的创新探索与显著成果。
作为南通地区一审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法院,南通开发区法院三年来成绩斐然。2021年7月至2024年6月,受理行政案件4522件,结案4699件,促成行政机关自我纠正361件,发布自纠典型案例13件。这一数据的背后,是法院坚持合法性审查原则,将个案与类案纠正相结合,推动行政争议“全流程”治理的不懈努力。
南通是全国行政自纠的首创之地,南通开发区法院通过司法指引,让行政机关从“等着法院判”转变为“自己主动改”。这种转变不仅促进行政争议得到实质化解,更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在这一过程中,法院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监督就是支持、支持就是监督”贯穿行政案件办理全程。通过发送自纠建议函100余起,降低了诉讼成本,提高了纠纷解决效率。
同时,法院坚持合法性审查原则,明确执法边界,促进科学决策与执法公平。通过自纠提示,倒逼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加强执法人员培训与考核,增强其依法行政理念及程序、证据意识,改进政务服务,让执法更加规范、透明、公正。
此外,完善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出庭应诉率超99%,主要负责人推动化解争议30余件,实现了“民”与“官”的平等互动,提升了公信力和群众的法治信心。行政自纠实施后,原告撤诉案件占比逐年上升,败诉率下降,调撤率提高,形成了“双下降、一提升”的良好态势。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接下来,南通开发区法院将继续秉持为民初心,奋发进取,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推动行政自纠制度不断深化,为南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发布会上,该院行政庭员额法官莫晴晴通报了行政机关自我纠正八个典型案例。(莫晴晴 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