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新一轮疫情发生后,疫情数据每天不断增加。在海安市公安局大数据中心,三中队中队长王浩经常忙得挨不上凳子。
“疫情形势紧迫,我们大数据民警要强化数字思维,发挥数字担当,用网速跑赢疫情,展示为民担当。”王浩经常向海安市公安局疫情数据专班的民警辅警“灌输”这样的理念,自己更是知重负重,用实际行动全力阻击疫情。
看着数据海洋中辛苦筛分研判的核查人员,王浩暗自给自己打气,“王浩,作为一名数据分析师,精准高效打赢疫情攻坚战,你必须担起研发数据模型的责任。”办公桌水壶里的水烧了变凉、凉了再烧,王浩忙得顾不上喝一口。在他的世界里,永远没有白天与黑夜的界限,同事拿回来的盒饭总是催了又催才扒拉几口。
在王浩的带动下,疫情发生以来,海安市公安局数据专班收集治理各类涉及疫情数据500余万条,成功搭建核酸检测监测、疫苗接种统计监测等多个数据模型,定期开展数据分析,累计推送精准未参与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数据6批次50余万条,全市核酸检测率和疫苗接种率实现双提升。
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提升疫情防控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是王浩一直坚持和努力的方向。他充分结合领导思路、集体意见和疫情防控实际,增强首位担当意识,大胆创新,锐意突破,仅用一个月时间成功研发疫情防控数据核查系统,实现了数据的自动清洗、下发流转、核查反馈,基层核查员只需使用手机即可随时随地开展工作,极大减轻了负担,提高了疫情数据核查效率。系统运行以来,专班已累计下发流转数据10万余条,流转率、核查率、反馈率均达100%,工作效率翻倍提升。
“王浩,你赶紧牵头清洗刚抛下来的疫情数据。”“王队长,这是疫情防控数据核查系统升级版本,请测试后反馈意见。”工作中的王浩保持24小时“在线”状态,但生活中的王浩却是经常“掉线”的父亲和丈夫。
他的妻子是一名医护人员,疫情发生后一直坚守在抗疫第一线,家中两个孩子最大的才上一年级。老师在家长群发的通知,布置的实践作业等,夫妻二人总要被催促好多次才完成。“孩子还小,等疫情退了陪伴的机会很多,我父母从乡下过来照看孩子,也能弥补一下祖孙亲情。”王浩解释说,比起一线的同志他还能偶尔回家陪父母孩子吃顿饭,全力以赴做好“隐形”抗疫工作,让每个人都能平安回家,与家人一起吃饭,是他最朴实最真诚的愿望,也是他不懈向前的抗疫动力。
“在数据核查专班,王浩用责任、担当和奉献筑起一道看不见的坚固疫情防线,全力守护城市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海安市公安局副局长于志海如是评价王浩,称他是用“智慧大脑”撑爆“六边形”的抗疫战士。
通讯员 曹海峰 江南时报 殷再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