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头苦干履职尽责 真抓实干助力发展
——六个“新”字看六合区司法局年度成绩单
2024-01-03 14:22: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申丽明  
1
听新闻

  在过去的一年里,南京市六合区司法局立足职能,服务中心大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强基础、创特色、再比拼、争一流”的工作思路,牢牢把握“双争”目标定位,积极履行职责,各项司法行政工作有序推进,连续四年法治满意度排名全市前列,荣获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全市公调对接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为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奋力推进“强富美高”新六合新实践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

  政治引领 党建工作彰显新担当

  红色领航践初心。区司法局紧抓党组中心组学习和支部学习教育,坚持用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活动日等时机,积极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局领导班子集中学习,读原文悟原理,并开展交流研讨。党总支印发《六合区司法行政系统“立足岗位作贡献”活动方案》,赴结对帮扶的岗陈村调研走访、开展“双报到、双服务”活动。

  队伍建设促发展。优化编制使用,加强基层司法所专业人才配置,注重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强化律师行业政治安全,规范开展律所管理、律师执业规范检查,律师支部党建品牌服务被区级机关评定为年度十佳特色(行业)党建项目;召开区人民调解员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加强人民调解员能力水平提升,1人被司法部表彰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1人被省司法厅评为全省“公调对接”工作成绩突出个人,9人获市级先进人民调解员称号;积极发挥法律明白人队伍作用,全区873个网格共培育“法律明白人”1746名,年度累计开展培训70场次,参培率达100%。

  作风建设再加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省、市、区委加强作风建设实施细则,坚决纠正“四风”,严格执行公务接待、财务管理、考勤等作风建设相关制度。开展违规吃喝问题专项整治,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杜绝“四风”问题回潮。司法局连续3年获机关作风建设先进单位。

  高位推进 法治建设迈出新步伐

  扛牢厉行法治牵头责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党政主要负责人书面述法“全覆盖”,全面依法治街(镇)委员会实现“全覆盖”,司法所统筹协调基层法治建设职能得到进一步加强。

  健全法治六合体系。与南信大法政学院合作开展法治六合建设“一规划两方案”中期评估工作,积极参与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申报的“订单融资”法律产品入选市法治政府建设创新优秀案例,法治为民十件实事顺利完成,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满意度保持全市前列。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牵头抓好区级对机关、对街镇的年度考核评价工作;推进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积极培育拟创第十七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目前,全区已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51个。

  合力攻坚 依法行政交上新答卷

  依法行政文件取得制度支撑。推进全区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开展全区重大行政决策法制审核工作,规范性文件的报备率、及时率、合法合规率均为100%,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法治保障;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纳入年度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要点和督查计划;区司法局实施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向452余名办理法律援助群众推送法律援助证明事项告知书。

  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特色鲜明。行政处罚“三项清单”落地落实,印发《关于推进全区行政裁量权基准工作的通知》,开展集中执法监督检查2次,办结1178件行政处罚;企业合规指导特色鲜明,联合区政府办、行政审批局出台《效能榜考评办法》;有效发挥执法督查职能,开展全区综合执法系统“大调训”,培养基层执法骨干力量,夯实综合执法改革制度基础。

  行政复议与诉讼衔接顺畅协调。完善应诉工作机制,理顺行政机关办理行政应诉工作内部流程,确立重大案件高位协调机制,对疑难复杂案件加强分析研判,全面提升办案质量;强化应诉监督指导,指导区政府部门与街镇的行政应诉答辩工作,及时将相关应诉案件交由应诉单位承办,明确答辩和举证责任,形成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机制。

  凝心聚力 服务大局实现新作为

  打造特色法律服务品牌。打造“助力高质量发展·听法律顾问说”品牌,举办第一届区委、区政府法律顾问建言献策“思想汇”活动;为全区重大信访矛盾案件化解提供法律服务200余场次;深化“产业链+法律服务”实践,开展“助企纾困 护航发展”活动,深入开展“法治体检”专项活动,为小微企业提供“适配性”法律服务产品,共走访企业500余家,提出法律意见120余条。深入推进“律师进网格”,律师网格员案例连续两年被评选为政法网格员工作“年度十佳案例”;

  加快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进“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制定和完善一系列规范文件,形成“一扇门进来,一揽子业务通办”的“一站式”服务主阵地;制定《关于建立六合区法律援助联络点暨工作站点检查考核实施方案》和《六合区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建设推进计划》,新建3个法律援助联络点,;深入开展村(社区)法律顾问百场讲法活动,成立由部分村居法律顾问、律师组成万场讲法服务团,完成百场讲法全覆盖。

  全力提升公证服务质效。六合公证处在区司法局的领导下,积极服务政府搬迁安置,实现“公证+不动产登记”联办,施行不动产继承政府买单,多措并举“暖企助企”,积极办理涉外公证,积极服务工业用地挂牌,积极服务法院强制执行,提供远程视频公证服务,开辟公证援助绿色通道,为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稳定发挥了应有保障作用。

  压实责任 法治宣传展现新气象

  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完成“八五”普法中期市级评估验收,法治文化品牌建设、基层依法治理成效等方面受到市工作组肯定;广泛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开展“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法润六合 法护长江”“农民工学法活动周”等专题活动;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打造六合法治农民画普法品牌,创作法治书画、民法典、宪法等各类主题法治文化作品;指导六合区首个知识产权主题公园落成,目前已创建省级法治文化示范点5个,市级宣传教育阵地20个。

  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印发部门年度联动宣传事项清单和法治宣传教育重点单位的责任清单,全区累计开展63项联动宣传活动430场次,落实率100%;推进“三单一书”制度,召开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会,落实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和典型案例发布制度,今年被司法部案例库录用1篇。

  聚焦重点对象学法用法。突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印发六合区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制度;突出青少年学法用法,实现区内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全覆盖,开展中小学“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暑期法治夏令营等系列宣传活动76场;突出企业管理人员学法用法,逐年提高企业法律顾问配备率,为企业送上“民法典宣传册”“法律服务指南”等宣传资料。

  担当作为 维护稳定再添新力量

  完善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着力推进区、街镇、村社区三级调解平台建设,新建立企业人民调解委员会8个、商事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1个,新业态电商纠纷、顺风快递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2个,建立个人调解工作室62个。在区法院非诉分中心设立劳动争议、心理咨询、物业和家事纠纷等调解服务。

  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组织各司法所开展“千名调解员入网格、进万家”活动,全区人民调解共化解各类纠纷10701件,1篇纠纷调解案例被司法部(司法行政案件库)录入;在推进全区行政调解工作中,各行政部门共化解案件6527件。雄州司法所被省司法厅评为全省司法所分类建设表现突出单位,竹镇“公调对接”工作室被省司法厅评为“公调对接”工作成绩突出单位。区司法局被市公安局、市司法局评为全市“公调对接”先进集体,雄州、程桥“公调对接”工作室被评为全市“公调对接”先进工作室。

  社矫安帮提质增效。积极深入开展社矫安帮“争先提优年”活动,全面提升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质效。区司法局社区矫正管理局“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赋码成功,完成社区矫正机构执法主体适格工作;省级阳光帮扶基地建设按期完成,重点帮教对象衔接、列管全覆盖;无一起社区矫正对象重新犯罪;完成社区矫正雄州智慧矫正分中心和省级后续照管工作站示范点创建工作。

  展望2024,六合区司法行政系统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落实各项部署要求,统筹推进法治六合、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多维发力推动“八五”普法走深走实,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开展,继续努力提高司法行政工作质量和效率,为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申丽明

标签:法治;司法局;六合区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