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为进一步提升社区便民服务站惠民利民服务质量,增强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南京溧水区洪蓝街道蒲塘社区以便民服务站为载体,倾心打造“蒲公英”服务窗口,以网格员入户走访为抓手,以“服务沟通零距离、服务效率零积压、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对象零投诉”为目标,千方百计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切实打通便民服务站服务社区居民“最后一公里”,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蒲公英”提供优质服务
蒲塘社区共有9个自然村,其中,市级美丽乡村宜居村8个。为给居民提供更优质服务,让居民少跑腿、不跑腿,蒲塘社区便民服务站组建了“蒲公英”服务团队和志愿者服务队,采取“入户办公,代跑腿服务”的形式,开展“电话微信预约”“网格上门服务”行动,帮助居民足不出户完成有关社区服务业务。
赵家自然村赵孝富的老伴前段时间摔伤了,着急治病,可子女不在身边,便民服务站工作人员帮其办理了医保、福村宝、意外保险的报销,赵老不住感叹:现在社区服务真是贴心啊!
一位蔡姓残疾老人需要办理残疾证,但行走不便,工作人员就开车把他送到区残联办理再接回家。
社区将贴心服务送入各村各户,以实际行动架起社区与居民的沟通桥梁。
“一站式”实现只进一扇门
蒲塘社区扎实推进便民服务站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建设,优化社区“柜台办理”模式,服务内容由原来的26项增加到57项,并实行一次性告知、一窗受理、帮(代)办等便民服务新举措。站点放置了“一站式”办理流程指示牌,设置了就业创业政策咨询窗口,积极受理生活缴费、计生和人社等相关业务,以窗口统一登记、后台统一受理、事后统一评价的服务模式,为群众营造舒心惬意的办事环境,实现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此外,站点还提供简易药箱、便民雨伞、老花镜、口罩等便民设施,配备“健康小屋”方便居民自行检测血压、血糖及体脂,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
渔歌集镇开业,居民都有赶早市的习惯,社区与集市近邻,大家会顺便到社区办理业务。为了不耽误居民的时间,社区调整早晨上班时间,为居民提供服务。居民反映的问题,都能在第一时间解决到位。蒲塘集镇菜市场大门旁,晚上有居民跳广场舞,因路灯照明时间为19:00,居民希望提前到18:00,社区工作人员及时向用电部门请示后进行了调整,居民拍手叫好。
“小窗口”提升服务质量
蒲塘社区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多措并举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倍增。
今年,农村保洁已移交社区管护,蒲塘社区发挥“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村民组长”模式,引导群众自觉保持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同时持续关爱弱势群体。今年以来,社区看望慰问空巢独居老人7人,困境儿童6人,血透病人7人,基础疾病9人,低保救助对象60人,并为60周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免费理发券,为75周岁以上老人缴纳新农合等。自去年9月中旬蒲塘社区便民服务站建成以来,社区办理业务量由改造前的每月110余件提升到每月330件。
下一步,蒲塘社区将进一步加大便民服务力度,切实强化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推进基层社区治理走深走实,以“小窗口,大服务”提升社区服务质量和水平,让“蒲公英”式服务深入千家万户。
(毛慧雯 邱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