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识字认字是孩子们走向独立阅读获取知识的基础,一个汉字就是一个中国文化的符号,了解汉字背后的故事就是学习和传承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初夏时分,带着孩子一起在探索自然中认识汉字,读懂汉字里的中国故事。
6月3日下午,在环境优美的钟山风景区十朝文化园内,在玄武湖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玄武湖街道未保站(妞妞儿童之家)携手益童基金会妞妞爱心基金、中优关爱儿童之家、新华塑强实践营联合推出系列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老师带领同学们另辟蹊径,一起感受这个生机勃勃又无比奇妙的大自然。看看古人是如何通过文字、诗词记录这“虫、木、鸟、云、叶”自然万物的,孩子们带着好奇心出发,探寻大自然中的汉字情缘。
指导老师现场围绕木、本、末、未四个字展开“大自然里的汉字”讲解:木:一棵树木的样子,甲骨文由树根、树干和树枝组成。本:指事字,当“一”画在它的主根上,表示它的下面根本,即“本”字。末:当“一”画在它的主梢上,表示它的上面是末梢,即“末”字。未:在树枝上加两个小树枝,就像没长大的小嫩芽,代表了茂盛的样子……
汉字里的文化传承,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经过几千年的漫长岁月,古人的智慧被汉字呈现的淋漓尽致,它传承着先祖给我们的启示与教诲,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象征。在汉字这四四方方的世界里有着说不尽的魅力和奥秘,学习汉字,知道如何书写是第一步,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核是每一个中国孩子的必修课。同学们争先恐后的抢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在十朝文化园环境优美的成语长廊,指导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动手制作一幅《夏日荷塘》粘土水墨画,指导老师耐心讲解制作方法,引导孩子构图创作,家长们也积极参与,通过亲子之间的互动,让同学们和家长学会合作和沟通,一副副完整的《夏日荷塘》黏贴水墨画制作大功告成!
人的情感还可以通过绘画、手作等艺术形式抒发,此次活动中教授制作黏贴水墨画的方式,激发同学们的创作欲望和兴趣。孩子制作的手工作品,可以透露他们内心的真情实感。在手作、诉说、倾听、引导过程中,帮助父母加深对孩子的了解,在构图、配色、揉搓、塑形、黏贴的每一步,都是孩子性格特征的真实体现。 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