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记者 钱月明) 4月11日,第三届金陵管理人论坛在江苏省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主题是新发展格局与完善管理人制度。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江必新、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杜万华、中国行为法学会总监事李文燕、中国人民大学破产法研究中心主任王欣新等出席开幕式并作主旨演讲。
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李后龙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南京市司法局局长李大海主持开幕式,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姚志坚在开幕式上宣读了本届论坛获奖论文名单和十佳破产管理案例,南京市委依法治市办公室副主任王庆发布《南京破产管理行业发展白皮书(2018-2022)》。开幕式上,各领导和专家为获奖论文作者和十佳案例单位颁发证书。
管理人是破产程序的推进者和破产事务的执行者,管理人制度是破产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其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破产法律制度建设与落实效果。为加快推动市场主体出新工作,清理“僵尸企业”,纾解不断增长的破产审判压力,南京市破产管理人协会、南京市金陵破产管理人援助基金会在全国首创破产管理行业自律管理“两会模式”,创设破产管理专业人才培育成长与“僵尸企业”破产费用援助支持两大企业破产难题同时解决的方案,受到最高人民法院的积极肯定和各地同行的广泛赞许,被媒体誉为破产管理行业自律管理的“南京模式”。
据了解,南京市破产管理人协会成立五年来,先后创新一系列工作举措。在全国建立首家破产企业档案管理中心,解决管理人长期困扰的“案结事难了”难题;出台全国第一个由破产管理人协会制定的惩戒规则,破产管理行业自律有了“家法”,被国家发改委选入《优化营商环境百问百答》案例推广;出台全国首个破产管理综合保险,帮助管理人解决执业后顾之忧,用市场化方式促进破产管理行业健康发展;在全国率先建立破产企业投资人库,为管理人与投资人之间搭建桥梁,提高“生病企业”救治成功率;出台全国第一个破产管理人引入公证服务的业务指南,发挥公证司法辅助职能,提升破产管理质效。
目前,南京市破产管理人协会已发展到130家会员,五年来,全市破产管理人共办结破产案件5127件。通过和解、重整帮助“雨润系”“永泰系”“建工系”等300余家具有发展前景的困境企业重获新生,“会展公司破产清算转和解案”入选全国法院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典型案例。先后受理“三无企业”破产案件补助申请411起,涉及援助金额1319万余元,直接推动411个“三无企业”进入破产程序,为全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清理“僵尸企业”、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届论坛共五个环节。主题演讲环节,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破产法庭庭长王静,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刘斌,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江苏省破产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何旺翔,南京市破产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张利军,在论坛大会上作主题演讲。论坛在专题研讨部分设四个分论坛,分别就“创新·管理人制度中国化”“履职·践行勤勉忠实义务”“保障·优化管理人执业环境”“监督·法院对管理人工作的指导与支持”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研讨,南京市破产管理人协会副会长马国强主持主题演讲和闭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