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科技兴警战略 打造公安机关提升战斗力的“杀手锏”
2021-01-07 13:23:00  来源:江南时报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我们坚持将智慧公共安全作为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聚焦重点领域、集中优势资源,打造智慧公共安全的‘南京样板’。”在不久前召开的2020中国·南京智慧公共安全大会开幕式上,南京市相关领导表示。有关专家表示,南京在推进智慧公共安全与数字经济发展建设中,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要素的加速集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加速推进,产业创新发展形态不断完善,相关工作走在了全国同等城市前列。

  据了解,2020年,南京市公安局按照“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务实推进、全面提升”要求,开展“科技强警攻坚提升行动”,全市公安机关坚持应用牵引、数据驱动、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全力构建新时代紧贴实战的智慧公安工作模式和应用体系,全面提升大数据条件下预警预测、精准打击、动态管控、规范执法和主动服务等实战能力,重点围绕实战模型搭建、后台算力提升及配套机制完善等目标任务,全力推动南京现代警务提质增效。

  构建统一网络身份认证体系

  拓展公安便民应用“服务圈”

  据介绍,“科技强警攻坚提升行动”部署以来,南京市公安局党委先后十余次专题听取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市公安局分管领导多次赴职能部门协调重点项目建设;市公安局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专班,协调各相关警种按照“实战、实用、实效”标准推进项目建设。

  2020年2月,全市复工复产启动后,按照差异化管控要求,南京市公安局探索建设“宁归来”应用平台,来宁返宁人员通过该应用,按照页面提示录入抵达南京的时间、在南京的具体居住地址、有无接触新冠肺炎确诊、疑似病例等相关信息后,系统会生成对应的申报信息,形成相应的二维码。据悉,该应用在南京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疫情防控重心向“外防输入”转移,“宁归来”在涉外疫情防控中也发挥着积极作用,登记海外归宁人员万余人,并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港澳台同胞健康码申报,进一步织密外源性输入的“防控网”。

  “作为公安部‘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试点单位,我们以‘宁归来’平台建设为起点,全力推动南京市‘金陵网证’系统建设,构建以统一网络身份认证体系为支撑的政务服务新生态,持续加大线上线下政务体系的融合力度,不断拓展便民应用‘服务圈’,分步实现在全市范围内的全覆盖应用。”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京警方正在大力拓展和深化“金陵网证”平台在生产生活场景的应用,将其升级成为全市社会治理门户。目前,市民注册“金陵网证”后,不用带身份证,只拿一部手机,便可以到网吧上网、到酒店办理住宿,未来还可以只带手机就能到医院挂号、缴费等。

  此外,南京公安准备将基于“金陵网证”建设的“身份码”等相关应用融入“我的南京”,进一步拓展相关模块的应用面,成为“智慧南京”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希望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为契机,在未来逐步实现我们的电子身份凭证,在长三角城市群的互认互用。”该负责人说。

  保障机制举措更加有力

  项目建设步伐更加坚实

  据介绍,“科技强警攻坚提升行动”中,南京市公安局紧密围绕科技强警建设推进的环节流程,进一步发挥牵头部门统筹把关作用,切实提高科技项目投入产出比。“2020年以来,市局党委会8次研究科技信息化项目,审核通过‘十三五’重大项目41个,科技强警项目81个。”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激发科技创新热情方面,全局着力培养科创人才,累计培训2000余人次。“目前已获部级科研项目立项1个,荣获公安部基层技术革新奖二等奖3项,公安部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项;省公安厅科技强警奖7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有效激发基层民警科创热情,全局科技创新氛围越来越浓厚。”

  此外,2020年,南京公安研究院有效发挥科技研发优势,服务支撑十大攻坚提升行动。围绕交通管理、社区管理、社会治理、警务应用、警务前端等领域的难点问题,研发“智单兵”警务装备管理平台、“智战车”车载管理平台、水域综合感知平台,联合栖霞公安分局落地24小时无人警务服务站,发布了“宁依家”数字社区产品等新研发产品50余项,有30项研发成果投入实战应用,部分产品在全国多省市推广。

  “公安研究院研发的‘智单兵’警务装备管理平台,融合警务智能眼镜、警务智能头盔等智能单兵装备,将以往分散孤立的警务单兵装备进行统一接入及控制。”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平台结合多种智能算法,进行本地分析及预警推送,解决传统警务单兵装备的数据采集汇聚难、数据传输时间长、分析结果反馈慢等问题,使现场警力能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综合掌握现场情况,进行快速反应处置。

  “云栖e站”是南京警方研发的24小时无人警务服务站,该警务站借助社会化“丰巢云柜”、“菜鸟驿站”等商业寄递网点,实现群众常用户政、车驾管、出入境等业务一站办结。“只要有快递柜的地方,就可以享受到窗口服务。”该负责人说,这不仅打破了时间、空间及排队等限制,还借助社会资源实现共享共治,解决了公安机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持续推进后台算力建设

  算力位居全国同等城市公安机关前列

  2020年6月,南京市公安局地铁分局接到市民反映,称有人以“治病有疗效”为由,将前往正规医院看病的外地人带往小诊所“医治”。地铁分局迅速组织专业力量,利用警务云计算平台从海量数据中挖掘线索,对相关警情梳理分析并开展实地走访、侦查,很快就发现了多个隐藏于市内的医托团伙和数十名嫌疑人员。

  经过4个多月的侦办,专案组查清了医托诈骗团伙的基本情况。11月6日和7日,南京警方雷霆出击,相继捣毁“医托”团伙6个,抓获违法嫌疑人30名。“经初步统计,该案受害人共计千余人,来自全国各地,涉案总金额高达数百万元。”南京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之所以此次侦破行动能从医托到小诊所全链条打击犯罪,离不开市公安局建设的警务云计算平台和‘数模空间’系统。”

  据了解,南京市公安局持续推进后台算力建设,已搭建形成1211节点、97PB云存储规模的警务云计算平台,面向全局提供平台服务5.3亿次,位居全国同等城市公安机关前列;依托“数模空间”系统,建设全局统一的“工具池”,搭建各类模型8400余个。

  2020年以来,南京警方坚持部门联动、捆绑作战、所队结合,深入开展线索摸排。结合“梳网清格”、“扫街扫楼”等专项行动,运用大数据手段,研发多类实战模型,并加强数据汇聚、清洗去重、比对分析,梳理出涉传窝点392个,适时开展全市统一收网行动。其中,2020年5月、7月,南京警方先后在江北新区、雨花台、江宁、栖霞、六合等板块发起“钟山1号、2号”集中收网行动,共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994人,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

  建立实战模型、打造创新应用

  服务支撑全局攻坚提升行动

  “科技强警攻坚提升行动”部署以来,南京市公安局分类搭建了网约房涉娼打击、公共安全风险预警、危化品车辆管控等285个四星以上实战应用模型,还打造了合成服务管理平台、“智慧警务+社会治理”主题实验室等一批创新应用,助力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服务支撑“十大攻坚提升行动”。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以来,南京市公安局联合华为、海康等国内知名企业,重点打造了全国首家“智慧警务+社会治理创新主题实验室”,旨在通过搭建开放式的交流共享平台,充分集聚企业、高校的智力、技术、创新等资源,针对社会治理、警务实战中的痛点难点问题,按照“业务+技术”的工作思路,以“小步快走、快速迭代”的方式加快模型孵化落地应用。“研发周期由原来的2年缩短至现在的1个多月,有力支撑了交通管控、长江生态保护、风险防控、智慧社区管理、疫情防控等工作,破解了公安工作中的一些痛点难点问题,为全市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贡献了公安智慧。”南京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0年5月初实验室正式运行以来,总计组织“沙龙”32次,进行技术宣讲培训11次,开展比武竞赛5次,孵化落地各类模型应用9个,为提升警务工作效能提供了有力支撑。

  党的十九大以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等理念深入人心。为服务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切实做好长江“禁渔”工作,“智慧警务+社会治理”实验室研发了“长江大保护禁捕退捕”模型,利用智能视频解析技术,对长江南京段沿线的655路视频监控资源进行实时结构化分析,自动识别预警非法捕鱼行为。2020年6月份以来,“长江大保护禁捕退捕”模型累计指导水警部门处置非法捕捞案件54起,收缴涉案船只5条,涉案网具、渔具232套,电捕工具28个,有力支撑了禁捕退捕工作。

  “长三角地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也要在生态保护和建设上带好头。”南京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说,“南京作为长江流域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长江下游唯一跨江布局的特大城市、拥有江苏近四分之一干流岸线的省会城市,理应在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体现‘南京担当’。”

标签:认证体系;网络身份;南京市
责编:杨春源 王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