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公安:创新巡防模式 促可防性发案下降31%
2023-03-28 16:28: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王立前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今年以来,江苏省灌南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按照“巡处一体化”要求,主动作为,从巡逻防控、应急处突、抓获打处等方面入手,构建“智慧前哨+3D立体化” 巡防新模式,有效提升动态社会环境下治安管理质效,先后成功处置各类突发警情35起,取得了街面可防性发案同比下降31.39%的效果,为全县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创新巡防模式,打造智慧安防“前哨”

  灌南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坚持以民意需求为导向,将80%的警力压到街头路面,开展24小时网格化动态巡防。在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3D立体化巡防格局的同时,建强街面警务工作服务站,让警力前移、屯警街面、巡逻防范、服务群众等功能最大化,通过发挥其智慧安防“前哨”作用,让“1、3、5分钟”快速处置警情成为现实。

  3月13日17时许,在灌南高铁站值守的巡逻民警接到指令,涉嫌敲诈勒索犯罪的外省网上逃犯谢某潜入站内。民警随即展开排查布控,用了不足5分钟便将谢某抓获归案。经查,谢某采用胁迫手段,让受害人下载一款软件,并通过该软件转账29.8万元。

  为构建快速反应机制,灌南县公安局结合城区实际和治安特点,在人民路商业区、高铁站等人员密集区建立警务工作服务站,统一设立了警务服务台、接待区、调解室及电子屏等。为提高立体化现代化防控质效,还配备了 “鹰眼”无人机和手持台、4G图传车辆、手枪、防暴刀叉等警用装备和器械,利用警务工作服务站交通便利、能够兼顾巡区、辐射重点部位的优势,将其打造成及时处置警情、高效服务群众的平安“前哨”。

  强化信息导巡,推动队员精准防控

  为实现动态巡防由“松散式”向“控制型”转变,灌南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运用智慧勤务指挥系统,构建扁平化指挥、点对点调度的指挥机制,全面掌握街面巡逻车辆、民警方位,实时查看重点部位治安状况,通过科学合理调度警力,实现对警情的快速反应、迅速处置,使勤务指挥质效、整体防控效能得到大幅提升。

  前不久,综合指挥室值班民警发现几名未成年人在某酒吧门口发生争执,立即指派附近巡防民警赶赴现场处置,及时劝阻了一起未成年人打架斗殴案件。今年来,仅人民路警务工作站就先后处置各类警情27起,开展救助39起,联合新安派出所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6名,协助破案4起。

  为实现社会面精准防控,灌南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将县城区分为4个大片区16个小巡区,在巡区内科学布警,以案件多发路段为必巡路段,以重点要害、易发案部位为巡逻必到点,通过构建3D立体化巡防体系,消除了巡防死角和盲区。同时,以超市、医院、车站等26个人员密集场所为重点,在重点时段强化周围地区巡逻,让各巡逻组之间保持通信畅通、互为策应支援,第一时间形成应急合围力量,参与街面封控围堵。对重大、复杂警情,能够在5分钟内集结三组以上警力,形成“协同化防控、零距离守护、高效率处置”。

  粹练精兵强将,提升实战处置效能

  强化岗位练兵,粹练精兵强将。灌南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结合年度训练计划和业务工作实际,采取主班巡逻、备班轮训的方式,分批次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努力打造一支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公安巡特警队伍。

  为提升实战处置效能,他们本着“科学训练、战训结合”的原则,加强体能、技能等方面的训练,规定每周体能训练不少于3个课时,战术技能训练不少于6个课时,每月开展1次快反、处突演练,每季度开展1次处突机动队演练,不定期进行比武竞赛,切实提升全体民警、辅警的实战能力和水平。

  灌南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坚持在做强“1、3、5分钟”快反专业队伍上下功夫,成立专业快反处置队伍,划定快反圈,以辖区警务工作站、移动警务车等前沿堡垒为依托,高效开展动态巡防和小规模突发案事件处置,实现“勤务围绕警情转,警力跟着警情走”的目标。

  “聚焦实战运用,有针对性开展各类防暴处突、抢险救援、巡逻防控训练,优化薄弱环节,增强担当意识,不断提升民警辅警整体实战能力,为保持全县社会治安大局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灌南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大队长程信俊如是说。

标签:防控;动态巡防;3D立体化巡防
责编:苏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