蹄疾步稳 勇毅笃行 ——淮安区法院一站式建设纪实
2020-10-12 18:57:00  作者:余嫚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淮安区法院坚持司法公开、司法为民、司法便民的智慧法院发展思路,坚持集约化处理审判辅助事务,为审判一线减负的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坚持全院一盘棋、集约化发展、成建制推动的战略,先后建成了智能办公App、党建云、集约化电子送达平台、24小时跨区域自助服务立案等一系列智慧法院建设项目,使智慧法院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

张律师因办案需要查阅正在审理中的诉讼材料,他来到了智能材料中间库,向工作人员出示代理该案件的证明材料后,立刻查阅、打印了其代理案件的相关卷宗材料,整个过程用了不到10分钟。“这对于我们或者当事人来说真的是太方便了!”拿着刚打印出来的材料,张律师激动地说。

以往当事人或者律师需要查阅尚未结案归档的案卷材料,需要事先预约法官,当面提交或者当面阅卷。如遇有特殊原因,有的甚至要经过多次预约才得以完成。为保证当事人少跑腿、不跑空腿, 淮安区法院于2019年11月在淮安市率先建成并投入使用“审判+执行”无纸化办案中间库。现在当事人或者律师提交诉讼材料时,只要提供相应的案号,把材料交给智能材料中间库工作人员,由工作人员扫描引入案件电子卷宗后,将纸质材料存放至中间库,并以电子档案形式流转给承办法官。因此,当事人、律师需要调阅查看适时的诉讼资料,只需出示身份证或者代理手续,即可随时查阅适时的卷宗电子档案。

“什么?给我送传票?我人在澳门务工,怎么收传票啊!”被告人李某直接挂断了电话。据了解,李某因一起买卖纠纷案件被起诉至法院,但其长期在澳门务工。淮安区法院送达中心第二次拨通李某电话后,向其告知了案件具体情况并进行了全程录音,随后通过电子送达的方式向李某的手机推送了一条链接,李某通过链接可以查看到法院推送的民事诉状副本,开庭传票、证据材料、权利义务须知、应诉通知书、廉政监督卡等各类电子档案。最终,远在澳门的李某委托家人与原告进行了协商并将钱款支付后,原告撤回了起诉。

淮安区法院每年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8000余件。以往诉讼文书送达工作都是由案件承办法官分散送达,效率低、成本高。“送达难”已经成为制约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公正与效率的瓶颈问题。2018年10月,淮安区法院司法送达一体化服务平台作为全市首家试点投入运行,将全院分散的材料收转、扫描、诉讼文书送达工作全部集中起来,引入送达专员,推行“互联网+”送达方式,实现电话送达、电子送达、邮政EMS专递送达等多种送达方式集约化管理。通过送达方式集约化、送达方式全覆盖、送达流程全留痕,大大提升了办案效率。平台自投入运行以来,累计送达案件诉讼文书18875件,较以往报纸公告每件为当事人节约费用支出300元,累计为当事人减少诉讼成本180.2万元。

“我没有收到法院的电话,也没有收到短信,都不知道开庭,你们凭什么缺席判决?”这是一件民间借贷案件的被告谢某向法院投诉时提出的理由。

“您别急,我们一起去送达中心看一下。”经法院工作人员查询,谢某的电话录音全部保留,电话挂断后的短信经平台查询显示谢某也点击查看了法院发送到其手机上的民事诉状副本、开庭传票等诉讼文书。听到自己的录音以及平台上的信息,刚才还理直气壮的谢某瞬间红了脸,最终找到承办法官当场将钱款履行,该案顺利办结。全程留痕的送达方式,为当事人提供服务标准和送达标准相统一的送达服务,避免了以往分散送达可能出现的送达瑕疵和争议。

无论是速裁、执行无纸化办案中间库,还是司法送达一体化服务平台,以及全市首家24小时自助法院,都是淮安区法院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建设的重点,都离不开信息化、规范化的支撑。“智能中间材料库”是人民法院实现无纸化,智能化办公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它以电子卷宗流转取代纸质卷宗的流转,既保证了卷宗的安全,也成为人民法院无纸化办公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在减轻一线法官工作负荷的同时,更加满足了人民法院司法公开和司法便民的工作追求。

近年来,该院在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的征程中蹄疾步稳,勇毅笃行,始终坚持借鉴他山之石与自主研发相结合,不断创新管理模式。一路走来,变的是平台和模式的不断迭代和升级,不变的是人民法院司法公开、司法为民、司法便民、为审判一线减负的理念以及不断改革创新的初心。淮安区法院将进一步整合各类资源,依托智慧法院建设,立足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和现代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高效、快捷、便利的司法服务。余嫚

标签:法院;淮安;当事人
责编:高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