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市宁蒗支教教师群体是由228名教师组成的支教队伍。从1988年起,先后11批310人次前赴后继去云南省宁蒗县支援当地教育事业。他们响应号召,跨越八千里路,立足三尺讲台,累计为宁蒗培养初、高中毕业生2万多名,输送中专生、大学生1万多名,在全国开创了东西部教育合作先河,成功地走出“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的支教扶贫之路,为宁蒗县实现整体脱贫作出了突出贡献。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人物心语】
“一名学生考出去了,就能燃起一个家庭脱贫的希望,年复一年,教育终会改变这些山里人家的命运。”
——海安市宁蒗支教教师群体
【影像故事】
宁蒗民族中学老校园。
宁蒗民族中学新校园。
1988年8月25日,首批海安教师踏上远赴宁蒗的支教之路。就在他们来到宁蒗学校的第二天,奔腾怒吼的泥石流倾泻而来,冲进支教老师暂时栖身的木板房,泥浆有十尺多深。而这,才是种种考验的开始。图为海安赴宁蒗支教第一批教师。
海安支教老师克服高原反应、语言障碍等重重困难进行教学活动。图为李金胜老师在为孩子们讲课。
“大山家访,绝不能错过每一个花朵”。大山里家访耗时费力,却是每一位海安老师的“必修课”。图为支教老师何平(右一)带着7岁的女儿在山区进行家访。
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播,更是心灵的抚慰。图为支教老师在晚自修后到学生宿舍嘘寒问暖。
丁爱军、蒋蓉夫妇连续5轮整整15年扎根小凉山,把青春和爱奉献给了大山里的孩子,被称为支教战线上的“最牛钉子户”。图为丁爱军 (中) 和少数民族孩子联欢。
在一批又一批海安教师的接力奋斗下,宁蒗从一个教育弱县一跃成为丽江地区乃至云南省的教育强县。成才的学生们不仅因为知识改变了命运,更成为带领“小凉山”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力军。图为孩子们举行升国旗仪式。
时任宁蒗县委书记阿苏大岭动情地说:“我们宁蒗人,最尊贵的是舅舅,海安老师就是我们宁蒗各族人民的舅舅!”在宁蒗宁海民族中学,竖立着一块“江苏海安老师支教纪念碑”,纪念碑虽然不到2米高,但在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心里,它已成为跨越山海、各民族团结携手的一座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