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不良信贷资产成因及对策
2020-08-13 21:23:00  作者:邹宝和  
1
听新闻


村镇银行不良信贷资产成因及对策

□ 邹宝和

村镇银行作为商业银行的补充,为村镇经济、文化建设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近年来,村镇银行的不良信贷资产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严重威胁村镇银行的正常运作。剖析不良信贷资产成因并提出解决方案,有助于村镇银行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村镇银行不良信贷资产现状

信用风险日益增加。村镇银行的经营地域以农村为主,服务对象和行业相对集中于“三农”,产业链条短,风险难以分散。同时,村镇银行大都服务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客户,其工作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可能存在的信用风险始终存在。

操作风险更加突出。由于村镇银行大都设点在农村,其客户经理不乏缺乏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操作技能相对生疏;现有业务流程存在偏差,大多按照普通商业银行流程操作,针对性较差,且不注重员工全程培训,导致操作性风险增加;内部组织结构还不完善,部门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功能不健全,均增加了操作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逐渐扩大。村镇银行的资金实力不强,受资本金限制,银行单户贷款金额较小,优质客户难以介入,前台部门迫于营销压力往往以降低准入标准获得更多的客源,因此可能介入一些不良信贷客户,进而导致自身的不良信贷资产快速增加。

村镇银行不良信贷资产成因分析

客户群体抗风险能力差。村镇银行的客户主体主要以“中、小、微”为特点,服务的客户群体通常是村镇小微企业和个人,这些客户的特点是抗风险能力不强,本身固定资产较少,经营稳定性不高,应对风险的能力较弱。

资金支付渠道不够完善。多数村镇银行成立时间不长,规模普遍较小,结算渠道未完全畅通,在对公业务方面劣势尽显,导致其只能与一些瑕疵客户合作,增加了银行的不良信贷资产。此外,一些村镇银行未加入全国统一的征信系统,导致其无从得知客户征信情况,进而增加信贷风险。

缺乏高素质人才。村镇银行一般周边交通较差,不具备吸引优质专业人才的地缘条件。大部分客户经理均为当地招募的新员工,整体素质不太高,合规意识不强。风险意识的不充分,致使各业务操作环节上的监督制约形同虚设。

村镇银行不良信贷资产问题的解决对策

建立风险预警及分散机制。风险预警机制应从风险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开始,逐步建立能全面、准确、及时反映风险动态变化的风险预警系统。积极推进多元化风险分散机制的建立,通过多种途径最大限度地降低自身操作性和信用风险。建议政府部门加快建立农村信贷机制,注重机制的风险共担性,以便村镇银行能在最短时间内与客户搞好关系。

拓宽渠道,重视产品设计。村镇银行应尽快接入全国统一结算平台,弥补因结算问题造成的影响,且应通过宣传提升品牌效应;建立完善的征信体制,通过引入正规征信平台、接入大数据等方式,让更多客户相信村镇银行的实力,同时也以此获得更为完善的客户信息,避免因了解客户不足增加信贷风险。产品设计方面,应针对农村地区发展实际开发适合产品。

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一方面在选择人才时改变观念,选择爱好学习、服务积极的人才;另一方面应注重培训,不仅提升业务能力,也要增强风险意识。

完善流程设计,让制度来控制风险。建立完善符合自身实际的贷款准入流程,从源头上屏蔽不良客户;引入风险经理机制,加大贷款准入审查力度;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强化前后台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针对现状,加大问责及清收力度。对已经产生的不良贷款,应制定“尽职免责”办法,并对照办法问责,以达到“以儆效尤”的目的;成立专业清收部门,对不良贷款进行问责后,统一移交给专业清收部门进行清收,制定考核办法对专业清收部门进行考核。

(作者为江苏金湖民泰村镇银行业务拓展部总经理)

标签:村镇银行;不良信贷资产;客户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