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先贤足印 仰父辈英名
2024-10-24 16:17: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刘华民 刘建平  
1
听新闻

甲辰金秋,适逢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在喜迎华诞的日子里,位于济南市的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管委会,将当年南下干部的名字陆续地镌刻在老战士广场的纪念碑上,还颁发了刻名证书,以表崇敬之意。苏州市吴江区委十分重视此项工作,区委老干部局不仅主动配合、认真对接,且于近日,由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兼老干部局局长游余根同志主持,举行了吴江南下干部儿女的“瞻仰之旅”启动仪式,并在本月24日由区委老干部局副局长吴献忠同志带队,率领18名南下干部儿女共赴济南进行一系列瞻仰追思活动。笔者兄弟俩满怀着感恩感动之情,特撰写诗词楹联礼赞。

闻吴江胶东南下干部儿女赴济南瞻仰老战士纪念碑

刘华民

钦慕同乡桑梓情,

我罹疾患未随行。

南征为建新中国,

北去因瞻老士兵。

吴下华章书竹简,

胶东浩气驻松陵。

父亲笑貌梦乡见,

何日碑前涕泪倾?

缅怀先父

刘华民

逝世倏然好几年,

每逢追悼泪涟涟。

家山永立心头上,

村水长流胸次间。

旧笔正直催奋发,

遗壶冷静励承传。

音容莫道渐行远,

且看儿孙肖祖贤。

注1:我山东老家旧宅前有一座笔架山,山下一条小河蜿蜒流过。

注2:我至今保存着父亲的遗物——派克笔和紫砂壶。

瞻 仰

刘建平

父辈南征步履铿,

后人豪迈向泉城。

功成名刻丰碑里,

瞻仰化为宣誓声。

 

诉衷情·情寄鲈乡

刘建平

刚强儿女出胶东,

何惧隘关雄。

江南水载舟楫,

智勇创奇功。

名已勒,

业尤崇,

意无穷。

大明湖畔,

笠泽垂虹,

千里情融。

南下老战士群体颂

刘建平

勇做拓荒牛,愿以湖河港汊开道;

甘当铺路石,誓为强富美高夯基。

致敬,南下老战士

刘建平

解放战争的硝烟还没有消散,

铁军南下的集结号已骤然吹响。

来不及再看一眼昆嵛松、半岛浪,

毅然决然地奔赴路漫漫的远方。

就像一颗生命力强劲的种子啊,

健儿们生根开花结果在太湖乡。

于是,大规模有组织的建设开始了,

大美吴江铁定在新中国阳光下开创!

水稻“老来青”播洒在希望的原野,

鱼米之乡增添了可歌可泣的屏障;

优质蚕桑催化古老工艺焕发生机,

丝绸之府产品装点五大洲四大洋;

十多万民工以排山倒海的伟力,

使太湖和黄浦江水廊般通畅;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着神州大地,

南下老战士更是牛劲抖擞老当益壮。

吴江这片既古老又年青的沃土上啊,

流淌着老战士毕生的血和汗、热与光!

老战士名字现镌刻在纪念广场石碑上,

故乡始终铭记着您们,这是何等荣光。

今天,老战士们的后人追思瞻仰来啦,

誓将红色根脉奋斗精神传承弘扬!

南下老战士的乡愁

刘建平

初到吴江的时候,

只觉得河道狭窄又纵横,

小巷悠长而迷蒙。

震撼心灵的是——

拉纤号子摇橹欸乃声。

几年时光过去了,

已吃得惯香糯的桂花糖年糕,

听得懂吴语的柔声嗲气。

可梦中老想起地瓜干花生米,

还有那烟台苹果莱阳梨。

半世纪后的傍晚,

春风伴俺回胶东。

当年南下路程崎岖难通啊,

而今一马平川、一日千里,

吴江胶东灿如七彩虹。

新中国七五华诞日子里,

南下老战士名字刻入纪念碑,

故乡始终没把俺们忘怀。

后代来济南瞻仰父辈哟,

请牢记红色历史血染风采!

标签:刘建平;刘华民
责编: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