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澜涛|说点兰亭序的题外话
2023-09-14 10:57: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张澜涛  
1
听新闻

  7

  每当谈论兰亭序这篇旷世之作时,几乎都认为是王羲之在醉酒状态下,一蹴而就写成的,但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

  可以想见,在那个名士名家名流聚会的雅集活动中,作为兰亭诗会主持人的王羲之,他的愉悦之情不言而喻,激情四溢,亦当在情理之中。然激情豪放不羁之外,跟王羲之寄情于会稽山水、感慨世事人生密切相关,可以说酝酿已久,谋篇布局,成竹在胸,故而借助于酒兴挥洒自如而成,可谓人逢喜事精神爽,促成了美文美书因兴而就,因运而生!我以为这样的说法比较接近于实际情形的吧?

  从客观层面而言,对王羲之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的堂叔王导,在《兰亭集序》一文中,亦能找到跟他有关的语句表达实例,可以瞥见其堂叔闪耀着崇崇光亮的伟影!

  王羲之自幼聪慧过人,王导非常喜欢他的这个堂侄,爱到了视如已出的程度。

  他们平时谈论最多的话题是:书道字理,国家社稷,宇宙世事,苦短人生。尤其是生与死的问题,让这对文化叔侄每谈即此,感慨至深,沮丧不已,久而久之产生了一个共识,这便是:“岁之宽当,勋之无尽”,意即人的寿命如果足够长,建功立业将没有限量。

  因此,我们在读《兰亭集序》原文时,王羲之跟堂叔王导谈论最多的生死话题,在文中先后有三处表述:“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况修短随化,终期已尽,古人云,死生一大矣,岂不痛哉”;“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王羲之这后一点所言生死的认识,写的非常深刻,跟他的堂叔王导站在同一个高度上,认知这个问题。即使我们现在读来,依然具有充盈着人生无常的感慨意味:可不是嘛,把人的生和死混为一谈,多么虚诞;将彭祖的长寿与夭折相提并论,又是何等的荒唐啊!

  如此看来,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之字,却系王羲之醉兴状态挥洒而就,而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之文,则是王羲之腹稿在胸,文采飞扬,娓娓道来,豪放流畅而书!

  8

  永和九年真是个充满题外话的信息源,随便按下兰亭诗会哪个键,都会有一连串的可言话语涌上心头。

  就在兰亭雅集活动举行后的第7年(公元361年),东晋一代书法大家王羲之与世长辞,终年58岁。

  王羲之这个年龄虽然超越了当时平均年龄不到40岁的杠子,但仍处于尴尬境地:一不好说英年早逝;二不可言长寿;三不能赞翁,走的还是有些匆忙,非常的令人遗憾。

  鉴于王羲之在世时忠厚直率而又低调的为人、举世瞩目的书法成就,东晋朝野内外对他的不幸离去,深表惋惜和追思。加之王羲之又是东晋三品官员,他的辞世得到时任皇上司马丕的重视,并亲自为他在建康城北的象山(今鼓楼区大庙乡一带)之阳选择墓地,为其举行了规格形制较高的葬礼,享受到了与其生前成就相一致的待遇,这在那个年代实属不易!

  从王羲之拥享岁月的时光来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在会稽山阴兰亭的诞生,该是王羲之晚年的作品了。因为他那年51岁,年过半百,早已是超一流卓越的书法家,代表了东晋国家层面的书法水准,为其时东晋的中兴锦上添花。

  虽然与王羲之同时代的另一位书法家庾翼,曾公然与他比肩,用“家鸡野雉”贬他的书法为野路子,没自己的来路正宗。但由于王羲之的书法在东晋是一块金子招牌,光环熠熠生辉,庾翼再怎么嫉妒亦无济于事,遮不住王羲之这座顶天立地的高峰,从那时到现在无人能超越,牢固得不可撼动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

  兰亭序是王羲之偏于晚年的作品,自然是令人惊艳的高度成熟的样子:看他用笔感悟极为丰富,藏锋、挂笔、回锋、牵丝、映带,一应俱全,方圆转承自如,笔法变化奇妙,若仔细观之,有些横与波挑,又带有隶书的古朴笔意,变幻莫测,于平和之中见奇纵,这可能就是兰亭序永久不衰的艺术魅力之所在吧?

  南京象山之阳,一个长眠于此1659个春秋的古人,我们今人还能记得他叫王羲之这个名字,记得他的《兰亭集序》、《快雪时晴帖》、《十七帖》、《乐毅论》、《姨母帖》等杰出的书法作品。更有一代一代的习书人,趋之若鹜、乐此不疲地追寻他的笔墨技法,试图从他那儿得到真谛和精髓,成就自己的书法。即便是在当代中国庞大的书法家队伍中,亦几乎没有一个人没临过他的字帖,魅力偶像总是充满旺盛的生命力,不朽的王羲之,永远的书圣,中华民族优秀的儿子!

  9

  王羲之去世那年,他最疼爱的小儿子王献之才15岁,虽说比他当年参加兰亭诗会时长大了许多,但还是个未成年的孩子,他跟他最小的六哥21岁的王操之比较起来,看上去脸庞的稚气还未完全消失殆尽,无法掩盖的稚嫩模样。

  对于此时内心已逐渐强大的王献之来说,稚气顶多就是个成长过程中的留痕而已,谁都无法避免的成长痕迹。然而,他深藏在内心的鸿鹄之志,此时只有他在天堂的父亲知道,他的六个哥哥无人能晓,因为他跟父亲曾经有过约定和承诺:吾之夙想,置父为像!意思我想成为父亲您这样的大书法家。

  王献之跟父亲表露心愿的时候,亦让王羲之欣慰地看了他书法艺术的后继有人。

  在王羲之全面分析了七个儿子对于书法领悟不均的情况后,他深深地感觉只有王献之能独当此任,因为从王献之小时候能提得动、握得住毛笔起,他就一直在父亲指导下学习书法,专心致志地学“王书”,超比他6个哥哥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兰亭诗会举行的那一年,9岁的王献之的书法已初见端倪,这让他的父亲喜出望外,就凭这个过人之处和优异的成绩,王羲之破例让他参加永和九年群贤毕至的文化盛会。

  面对父亲这位最爱自己的恩师离去,王献之化悲痛为力量,在此后的日子里,他追寻父亲笔墨的艰辛足迹,宛如留在茫茫雪地上一窝窝脚印,坚实而有力量,深邃而又厚重。

  王献之在初步完成《尺牍帖》、《地黄汤帖》后,他感觉自己书法跟父亲已经很接近了,此时的他丝毫没有感到沾沾自喜的傲气,而是认为再按这条路走下去,自己顶多就是第二王羲之,失去了自己书法个性和特点,于是他要求新求变,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书法新路径。

  这一年21岁的王献之开始兼学张芝,首次走出“王书”的局限,扩大视野,待时而举,力求突破。

  王献之毕竟是个对父亲既亲近又了解的人。在他认为父亲之所以能取得书法艺术的超人成就,是因为他善于博采众家之长,心有灵犀一点通,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破“古法”,走新路,成就全新书法面貌的独一无二的王羲之!

  这是个不起了的认知,让王献之站在一个高视点上,和天堂里的父亲,心心相映般地对接上了他未来的发展目标新愿景。

  他要破“王法”,突破父亲书法格局,走出他光环显映的影子,展示王氏书法艺术弘扬和发展的勃发生机,为东晋的书法再创辉煌!

  王献之酝酿了许久,他筹划着从多个方面入手,下苦功、勤勉励、撷收获,一步步实现他破“王法”的崇高书法境界的追求!

  10

  王献之破“王法”从破父亲的三指执笔开始。

  常识告诉我们三指拿毛笔,其笔杆可以随着手指的拨动,在指隙间转动自如,任意把玩。不说远去的古人,就说当代三指拿笔的书写者乃至书法家,不少人常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捻指转笔玩耍,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像兵乓球运动员比赛时跺跺脚、耸耸肩,找找临场应对的感觉一样。

  王献之用四根指头执笔书写,此时笔拿在手中把玩不转,因为第四根指头从中起了遮挡阻碍的作用,笔转动不起来,这就是三指书与四指书的明显的区别。

  然而,王献之用这种执笔方式写字,使毛笔在书写过程中,一直保持着垂直状态,中锋运笔的法则,被他牢牢地掌控在四指握笔的架式间,使其所写出的每一个字,牵丝映带及方圆转接,能够更好地顺应意在笔先的技法表达,可以说这是王献之长期磨炼出来硬功夫,无人能及的硬功夫。因为这种执笔方式有难度,所以很多人习惯使用三指执笔法。笔是好执了,但字的体貌媚俗平庸,难以达到王献之的笔法境界和高度。民国大书法家于右任先生创立了标准草书体,他学的就是王献之的四指书,由此可见,书法的执笔方式对独家体貌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内在联系的,王献之和于右任的四指书所展示的书法成就即为佐证。

  王献之破“王法”,最能展示他的能耐之处,就是努力改变父亲的一些笔法,试图比父亲的字写的更加奔放超逸,让其放荡不羁的气息,变为另一种笔势表达方式的再现。王献之为此付出了诸多艰辛追求,根据他后来取得书法成就,他的这种艰辛付出之所得,真可谓吐穗结实,颜渊出艳,足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的殷切夙望,王氏书法之花越开越艳丽、越兴旺、越尊贵!

  随着王献之《中秋帖》、《余杭帖》、《洛神赋十三行》等著名字帖的产生,表明王献之的书法不仅达到了他从书以来的高峰,而且他的书法体貌的呈现,格外地让人感觉新颖别致。尤其是他的行书与草书,有深厚的楷书和隶书功底的支撑,构成了他非行非草的独特的新体书,史称“破体”书,又叫“一笔书”。

  细看王献之的行书和草书,无论单字笔画的多少,几乎皆为一笔连贯而成,中间没有停顿,结体流畅,抑扬顿挫,一气呵成,如徐悲鸿先生笔下的奔马,扬鞭跃进,疲于奔命,蜚英腾茂,恣意纵行!

  11

  王献之破“王法”取得了如清泉涌动,精深渊巧,出神入化的书法艺术成就,其灵动奔放的笔墨技艺,超越了他父亲王羲之,这是不争的史实。

  在东晋末年到南朝宋、齐110多年间,王献之的书法被推崇备至,刘义庆在他著名著作《世说新语》中这样记载:“买王得羊,不失所望。”意思是你想买王献之的书法,给你羊欣的字,即使如此也没让你亏在哪里。可见王献之的书法在南朝宋、齐时代,一字难求,比他父亲王羲之的字还要兴时和值钱。

  宋、齐推崇王献之的书法,一度时期使王羲之的书法跌入低谷,悄无声息,处于清冷状态。那时学王献之的书法蔚然成风,涌现出羊欣、孔琳、萧诗话、范晔这样的书法名家,彰显着王献之书法体系引领下的宋、齐两朝书法艺术的辉煌,还给我们后人留下“羊真孔草”、“萧行范篆”两个跟书法密切相关的成语,现在常被美术评论家们用在书法评论文章中,提增着书法文化的内涵。

  然而,好景不长,名噪一时的王献之,他的书法成就遇到两个不屑一顾帝王的抵制,他们是梁武帝萧衍和唐太宗李世民。在这两个皇上的追捧下,王羲之书法被重新推上神坛,热度再次升温,至此,中国古代的书法又一次进入王羲之光环照耀的时代。

  梁武帝萧衍在当皇帝之前,是“竟陵八友”首席文学家,跟沈约、谢脁是亲密文友,同时他还是个书法家,临过王羲之的字帖,拿我们今天的话讲是个忠实的“王粉”。

  一朝做皇帝,萧衍怎能不用皇权的力量,倾心推崇王羲之的书法呢?

  从萧衍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来看,他当年的字体起码达到形似王羲之的程度,朝廷内外无人不赞他的字写得好。萧衍规定各级官员必须学王书、写王字,否则不予提拔和录用,这让已去世140多年的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再度活跃在享国半个多世纪的梁代。这样的影响多么巨大,故而使得王献之的书法遭冷遇、被降格,这是预料之中的事了。

  隋朝像一颗在夜空中划过的流星,还没等它定下心来预备推崇哪个书法名家的时候,它就匆匆告别了历史舞台,跟王羲之、王献之来不及交结半点的私缘,留下了一个短暂王朝对书法倾向性推崇的空白,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然而,隋代的这一遗憾被唐太宗李世民作了充分的弥补。他和梁武帝萧衍一样,以其诗人、书法家、皇帝的身份,把王羲之的书法尊称为“国书”,尤其对他的《兰亭集序》更是情有独钟,以至于请多个书法家精心临摹真本,最后选择了他比较满意的冯承素的摹本,把真迹带走陪葬,满足了自己的私欲。

  这就使得王献之的书法再次遭遇降格,受到冷若冰霜般地的排斥。王献之的字再好,不合皇上的龙眼,加之他的字自身固有的“敦厚有余,凌厉不足”的弱点,李世民不喜欢他的字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皇帝较真,鸡蛋里挑骨头,没有办法,只能说是王献之的悲催和无奈哦!

  皇上所好,举国跟从。经过行政干预 ,严重影响了王献之的字帖保存下来的数量,明显不如父亲王羲之那么多。我们今人想要见到王献之书法作品的全貌,成了不可实现的奢望。

  这不仅仅是皇上的固执、偏见与任性,更是历史评价的不公,无端地埋没了王献之的才华,使王献之蒙受重重遗憾地站在父亲光影之下,发不出原有的金子般的光芒!

  萧衍和李世民的偏见与偏爱,终究代表不了整部中国书法史,好在艺术作品的评判,不纯粹由他们说了算的!

  让人深感欣慰的是,历史的公正虽然来迟,但终究没有缺席,后人将王献之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为“二王”,这是中国书法史上绝无仅有的山东琅琊王氏家族,一门出了两个对中国书法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书法巨人,并且还将在继续影响着中国书法艺术,走向更加辉煌灿烂明天的行进历程!

  12

  王献之自幼从永和九年一路走来,砥砺前行,成为东晋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官运亨通,吴兴太守在任,并跟大他一岁的表姐(妈妈郗睿的侄女)郗道茂,婚后多年的日子过的十分幸福,都很如意,他踌躇满志,幸福感像灿烂春花一般开放在他的心田。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王献之和郗道茂新婚燕尔、憧憬美好未来生活之际,时任皇上司马昱的公主司马道福,无情地打破了他家庭的快乐欢愉的氛围,她要嫁给王献之,让他成为父皇司马昱的驸马,享拥至高无上的荣华富贵。

  如是司马道福心血来潮随便说说倒也罢了,关键她讲的字字无假,真实的像五官长在脸庞一样。为实现她这个对王献之来说充满罪恶的目的,竟动用了她父亲一言九鼎的特殊权利。司马昱命人将一纸诏书送到了王府,上书:“命王献之和朕的千金司马道福结为伉俪,百年好合,三日内与郗道茂解除婚缘,不得抗旨,若违重惩!”一纸诏书如同晴天霹雳,把王献之和郗道茂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之美妙,冲砸的粉碎不堪,他怎么也不能接受皇上的这一霸凌式的要求,准备以死抗争,维护自己与郗道茂的青梅竹马的婚姻。

  先不说王献之的抗争能否成功,倒要说说这个突如其来的诏书是如何产生的:

  自古以来人们都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无论美丑皆为稀缺资源。大王献之好几岁的皇上千金司马道福,咋就成了剩女,到现在还没嫁人呢?

  不是不是,绝不是。

  司马昱的女儿司马道福早就跟一位军政大臣桓温的儿子桓济结婚,哪知桓济依凭掌控军权的势力,盲目举兵谋反未遂,被皇帝发配到云南边陲,永世不得再回京畿,这使得司马道福成了二婚待嫁的宅家孤女。

  再说司马道福在跟桓济结婚之前,她就想嫁给王献之这样潇洒风流的书法才子,由于父皇门阀思想严重,致使她未能如愿,很不情愿地依父所愿嫁给了自己并不喜欢的人。婚后她跟桓济的日子过的很不开心,即使桓济不搞谋反举动,她也打算跟他离婚,嫁给王献之,这是司马道福最终的心愿。

  现在她跟大臣儿子解除了婚姻,对她来说真是天赐良机,她怎能不用父亲的这柄尚方宝剑,助自己一臂之力,实现今生嫁给大书法家王献之的良久愿望呢?

标签:王羲之;王献之;书法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