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报人后代话当年】74年前的今天,《新华日报》在南京恢复出版
2023-04-30 09:19:00  作者:刘瑜  
1
听新闻

  1949年4月30日,《新华日报》在南京恢复出版。74年后,临近这个纪念日,新华日报报史馆迎来了一位新华老报人的后代,他是《新华日报》在南京恢复出版后首任经理部经理史纳的儿子,今年68岁的时军,退休前为四川出版集团《读者报》副社长。

  他告诉工作人员,他这次是沿着父亲革命走过的路线,进行一一寻访。在参访过宿州《拂晓报》、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后,他来到了南京。临近4月30日,在这个特别的时期,他来到了新华日报社,走进了新华日报报史馆。老人难掩激动,思绪万千。

时军在新华日报报史馆

  报史馆内,《新华日报》在南京恢复出版的第一份报纸前,老人的思绪回到了烽火连天的战斗岁月,他向工作人员详细地讲述了父亲跟《新华日报》的渊源。

  1938年11月,河南确山县竹沟镇,中共中央中原局的一所印刷厂正在秘密筹建。1939年3月,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借回延安参加中央会议之机,从延安中央印刷厂要来了几十位技术骨干,其中包括刘少奇亲自点名、从上海赴延安的技术骨干、老人的父亲——史纳。史纳(原名时长耕)早先在上海报业学排字,1936年参加了陶行知创办的“上海国难教育社”,排印《救亡时报》,宣传我党抗日主张,1937年赴延安中央印刷厂担任排字部主任,1938年首排毛主席《论持久战》一书。他们的到来使竹沟中原局印刷厂的技术力量得到大步提升。史纳担任印刷厂的排字部主任,成为新四军印刷业的翘楚。

  1941年初,史纳来到新四军四师,帮助建立了四师政治部印刷厂,为《拂晓报》的印刷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43年5月,《拂晓报》第一张铅印报纸在该厂诞生。后印刷厂与《拂晓报》社合并,形成了一个集编辑、排版、印刷为一体的报社。

  1945年秋,由于斗争需要,经淮北地区党委决定,调陈阵、史纳带领几名同志到津浦路西创办《拂晓报(路西版)》。1946年,经中央决定《拂晓报(路西版)》改名为《雪枫报》,以纪念1944年9月在河南作战牺牲的彭雪枫同志。1949年2月,《雪枫报》在安徽界首终刊,报社人员划归在合肥组建的二野金陵接管支队新闻大队,成为在南京恢复出版《新华日报》的主要力量之一。

  《新华日报》在南京恢复出版之后,沿袭重庆时期的做法,设立经理部,而老人的父亲史纳为首任经理部经理。

1949年4月,史纳在南京接管中央日报时的留影(时军提供)

  1949年4月底,中共南京市委指示,以《新华日报》和新华社南京分社的名义,开办新闻干部训练班,为我军解放大西南培养新闻骨干,共300多名。8月底新闻训练班结业后,绝大多数学员和教职员参加了西南服务团,随二野进军大西南,包括新华日报社副社长陈阵、编辑部主任肖波、采访部主任李力众、经理部经理史纳等,成为新中国成立后西南各省区新闻事业的开拓者。

前排左起:张枫苑、肖波、史纳;后排左起:李力众、陈阵(时军提供)

  史纳于1987年,在《四川日报》正式离休,离休前为四川日报社副社长。

标签:
责编:蒋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