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无想山
2022-11-20 20:17: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刘四清  
1
听新闻

  仲秋时节的无想山,无疑又多了些诱惑。

  驱车前往,郊野书屋就“生长”在无想山东麓入口处,浅灰色建筑镶嵌在郁郁葱葱的山林之中。原色木板装饰的外墙,充满文艺气息,屋内原木色书架上摆放2万多册书籍,沿落地窗摆放的桌椅上坐着看书游客,窗外,葱茏青翠的青山令人心旷神怡。

  车进入延绵数公里的竹海大道,仿佛轻舟荡漾在翠绿的大海中,觉得有无尽的阴凉与清幽,使人一下子忘却了城市的喧嚣与烦忧。

  无想山景区由秋湖山、顶公山等十多座山岭、山峰组成,一山连着一山,起伏跌宕,最高峰海拔208米。

  无想山是有记忆的。据传,《韩熙载夜宴图》的主角、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政治家韩熙载因仕途坎坷,遂寄情于山水,来到溧水时,见一处风景绮丽,峰峦雄伟,便在此山中置地筑台,隐居读书。隐居期间,韩熙载看着山中寺庙,联想到佛家的“无我思想”,便直抒胸臆,将此山命名为“无想山”。这给无想山增添了一些古文化元素。

  都说无想山的秋天是有层次的。果不其然,山中黄绿相间,片片红叶点缀,不仅让人回想起生活的点点滴滴,也有一种放飞自我的感觉。虽然岁月不饶人,花去也难留香,可山中移步换景的美好,增添了我对大自然的领悟。

  到摩崖去寻碑帖,颇费了一番周折,几经辗转,来到有古代痕迹的石刻群处。摩崖左侧为横书“凤泉”二字,同来的傅君告诉我说,是明代溧水知县王从善所题。西南处另有一石高一米许,卓然而立,石上竖刻“丹鼎”二字。东南侧有石块一人高,镌刻有“污尊铭”全文二十九个字。500多年来,该处摩崖石刻群虽经风雨剥蚀,但仍浸润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应该说秋天的无想山每一处都是明亮的。来到无想山即便是略带烦忧,内在却是无比丰盈。

  转了几个弯,前方豁然开阔,想必这里就是无想湖了。我们登临水阁东眺,湖水如镜,青山倒映在湖面。虎山、竹涧山、顶公山笼罩在一层雾状轻纱中,山峦影绰,忽隐忽现。些许白鹭掠过,湖面溅起层层涟漪,宛如一幅山水画,让人沉醉。

  看着湖面,这盈盈秋水,一下子温润了整个身心,使我忘了一路的疲惫。漫步湖畔,岸边小径上小草凝黄,已初染寒烟。它们湿漉漉地品味着岁月流长,深邃而热切的目光经受着风雨的洗礼。

  一路走着,我真希望在这个静默的秋天,能被花藤绿蔓徐徐缠绕。我信仰人间的热情,我看过花红绚烂和柳绿咏怀,而眼前,我不把心事强加;不把浪漫锁在失去自然生活的仪式里……

  辗转到另一座山岭杜城山。山上乱石密布,还可寻得残墙旧迹,一些细碎的小花顽强地开在乱石间。同来的一位老师向我介绍说, 唐武德三年 (公元620年),大将杜伏威屯兵杜城山,用石头构筑防御营垒,“环地四百余步”。 这在《旧唐书》及当时溧水县志均有记载。因杜伏威屯兵筑城,此山被称作“杜城山”,又名“吴王山”,宋元时期,杜城山还有残壁断垣。

  抬眼望去,这林间,一边是如期萌发的花朵;一边是生命如故的谢幕,这无想山秋天的事物,都是有灵性的。当我们热心于探古寻幽时,无想山已经有了自己的逻辑,产生了自己的路径,她以自己的方式走向独特的地域文化。

  转眼再看那些已在早春竞相开放过的十里梅园,整个秋天就更意味深长。无想山南的万亩梅花,从寒冬一直开到春天,如霞似锦、如梦如幻。已经举办多届的“梅花节”,吸引了无数海内外游客在这里赏花采摘,吟诗作画,观星采月。此时的无想山,无疑已将那些被岁月摇落的时光,投放在无声的生命中,婉转在流年中生根,发芽,成为一道风景。

  稍许停留后继续前行。隐隐约约笑声传来,我们已来到天池。在无想天池旁,最美妙的姿势是俯下身来,和一支断折的草茎交换姓名,然后在磅礴的秋光里,成全自己卑微的忘情。我喊一嗓子风,风就抽打我的每一根肋骨。抬眼望去,几只山隼自由自在地扑棱翅膀打着旋儿,欢快地嘶鸣于天池之上。

  来到韩熙载读书台,这里竹苞松茂,溪水潺潺。倚坐书台,追古思今,风一吹,似乎有朗朗书声传耳……此时风清,艳阳,鸟鸣箭矢般落下。几枚橘黄色的落叶随风在脚边跳起欢快舞蹈,然后随秋风继续它四海为家的梦。

  都说沐浴过秋风,就没有沧桑可言;见过落叶成舞就有了季节的赠予。无想山秋色之美,美在和谐与宁静。只有足够多的内在拥有,才会让这个原本萧瑟的季节,有了一股风骨。秋季的渲染,已走过岁月丰盈,我们会在岁月的一角遇见秋天般的自己。走进秋日渐次斑驳的无想山,我感受到大自然的超然气息,净化了流俗的皮囊。

标签:天池;湖面;摩崖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