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面对国内客运航班迅速恢复、国际“客改货”航班持续高位运行,及恶劣天气造成航班延误三重保障压力,南京禄口机场全力做好行李和货物装卸工作,搭建出高效“空中通道”。
面对高强度的航班保障任务,机场地面服务部党总支把学习党史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管控重点环节,完善工作流程,努力提升装卸质效。在“客改货”航班保障中,由于客舱位置相对较高,传送带车的位置无法到达客舱门口,货物要依靠人工搬运,耗时耗力。支部书记、装卸科科长戴银祥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传送带—客梯车—舱门”装载货物保障新模式,并在客舱内使用滑毯加快货物传递,大幅提高安全裕度和保障效率。
近期,国际疫情依旧严峻,尤其是印度新冠疫情状况持续恶化。在“客改货”航班保障的主战场上,广大党员“疫”不容辞,奋勇当先。5月10日凌晨,地面服务部同时接到Hifly航空执行的两班“客改货”航班任务,落地时间间隔不到2小时。在保障完前一班后,接机组通知,另一班将在一个半小时后超时。时间紧、任务重,广大党员纷纷请战,配合做好装卸工作。狭小闷热的机舱、透不过气的防护服、汗水浸湿的护目镜……他们丝毫没有放慢搬货速度,不到1个小时,保障装载任务提前完成,用实际行动诠释出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截至目前,南京机场地面服务部党总支共保障涉印航线“客改货”航班7架次,装运货物229.79吨,累计参与保障165人次。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梅剑飞 朱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