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红楼”解锁国风新玩法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南京“大梦·红楼”沉浸式展演项目推出“月满华诞,梦回红楼”特别活动,每日连演3场,共计演出23场,吸引大量游客体验。该项目在原有沉浸式演艺模式基础上,从内容定制、票种优化、业态焕新三方面升级,深度融合《红楼梦》IP、南京本土文化元素与节日特色,不仅为市民游客带来国风盛宴,更有效激活假日文旅消费活力。
展演内容特别增设中秋主题环节。开场时,说书人讲解中秋习俗、并邀请现场观众参与猜灯谜、飞花令等传统互动游戏;正式演出剧情中,新增“贾府众人拜月赏菊”等剧情,还原《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的中秋意境,再现拜月、赏菊、吟诗、持螯赏桂等雅集场景。观众不再只是旁观者,而是化身席间宾客,沉浸式共情红楼人物在月圆之夜的悲欢离合,直观感受古代世家望族的节日仪式感。
项目还上新“汉服妆造+观演”一体套票,为观众提供专业的汉服租赁、精致妆发造型及配饰搭配服务,帮助观众一键“穿越”。资深造型团队依据《红楼梦》经典人物特征为观众定制造型——如黛玉的“笼烟眉”、宝钗的“珠花鬓”、宝玉的“杏色长衫”,从着装到妆发、配饰细节高度还原红楼风貌。不少参与者反馈,完整的造型过程不仅提升了活动趣味性与代入感,更让他们深化了对《红楼梦》文化内涵的理解,真正融入红楼世界。
为实现文化体验与消费场景融合,项目启动“一杯邮咖,大梦红楼”邮局咖啡联名活动。此次跨界将《红楼梦》文化元素注入现代咖啡消费场景,形成“文化赋能消费,消费反哺文化”的良性循环:一方面,邮局咖啡依托“大梦·红楼”IP的文化内涵提升品牌差异化竞争力,借助剧情场景和人物角色增强消费体验的情感联结;另一方面,“大梦·红楼”通过咖啡这一高频消费场景触达更广泛的年轻受众,拓展IP变现路径,增强项目可持续运营能力。这种“文化+消费”的创新模式,不仅实现双方品牌曝光与流量共享,更为南京文旅业态创新提供实践参考。
自2024年7月正式运营以来,“大梦·红楼”成为南京文旅市场的现象级项目。截至目前,累计演出已超315场,接待观众突破2.6万人次,其中外地游客占比达60%,常态化上座率稳定在85%以上,热度持续不减。据项目方介绍,这一以《红楼梦》为主题打造的原创文旅IP,在运营一年多以来,内容已迭代更新达9次。这些更新大多源于观众的实时反馈与宝贵建议,为创作团队带来源源不断的灵感。其蓬勃生命力的根本,在于对经典文学IP进行当代活化的创作与运营。
据介绍,下一步,《大梦红楼》将持续推进三方面的发展:一是强化IP价值,打造代表南京的城市级沉浸文旅品牌;二是拓展业态矩阵,立足江宁织造博物馆,逐步探索推出光影夜游、沉浸文创消费体验馆等多元产品矩阵;三是提升品牌影响,使项目成为南京走向全国乃至国际的一张重要文化名片。
(江南时报记者 毛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