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章打卡有礼、艺术课程体验、夜游美术展厅……这个夏天,一场有趣的“艺”市集在淮安市美术馆开市。
为进一步丰富美术馆暑期活动,用艺术点亮“夜经济”,淮安市美术馆精心策划“一场有‘艺’的事正在发生——2025淮安市美术馆暑期‘艺’市集”系列活动,为美术馆的夜晚增添延时乐趣。自7月15日至8月20日,每逢周五、周六、周日,丰富多彩的“艺”市集在淮安市美术馆内欢乐举行。
伴随着夜幕的降临,一曲特别的“双清夜话”徐徐入耳,月下抚琴、花间吹箫,淮安市美术馆邀请琴箫演奏家现场演绎动听乐曲,将馆内的目光集聚。随后,淮安市箫学会会长陈大韦主讲箫演奏体验课,从基础的吹奏方法与气息运用,到上下把位指法系统教学,再到长音练习与经典曲目《四季歌》实操学习,带领参与者循序渐进地感受箫声古韵。
以石为纸,运刀如笔,篆刻是穿越千年的中华艺术瑰宝,融书法、章法与刀法为一体,以简洁线条勾勒图案文字,制作工艺精妙,兼具审美与象征价值,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淮安市美术馆特邀淮安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淮上印社副社长毛洋洋开设“我爱刻印章——金石印心·方寸传情”篆刻艺术体验课,带领学生在方寸间见证历史、传承文化、体悟民族精神。
“篆刻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篆刻的传承,不仅是对技艺的延续,还能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认同感。当代篆刻融入现代生活,连接古今。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值得传承弘扬。”淮安市美术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14岁的庞同学热爱传统文化,暑假期间,有一定书法基础的他特意来淮安市美术馆体验篆刻。第一次手握刻刀的他格外耐心,一丝不苟地在小小的石头上留下刻痕。“孩子喜欢写书法,也一直想体验篆刻,我们得知这里有名家的体验课,就立刻报名参加了。这里的一系列活动对孩子们的文化培养都特别有益,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进一步体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站在一旁的家长说。
除此以外,古琴演奏、薄荷皂制作、葫芦刻绘、沙画等各类艺术体验课也同时开展,满足不同年龄层次观众群体的喜好,进一步增加美术馆夜间活动的参与互动性。
不远处的“艺”市集摊位上,摆满了各类手作工艺品,从传统扎染到手绘明信片,从非遗漆艺到手作毛毡玩具,组成一场古今结合的热闹市集。与此同时,馆内特设“闲物新生”互换摊位,参与者可将家中闲置的工艺品、手办等带来,现场摆摊互换,提升闲置物品的利用率。
(江南时报记者 徐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