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内“一哥之争”,场外楹联墨韵助力
江南时报讯 7月5日,南京对阵苏州的“苏超”焦点之战上演了一场精彩对决,被冠以“江苏一哥之争”的较量在文化与体育的交叉点上燃起星火。当“盐水鸭”vs“大闸蟹”,这场较量早已溢出绿茵场边界,成为两座名城文化、经济全方位的碰撞。
绿茵场上的激烈角逐并非全部,一张墨香淋漓的宣纸悄然为这场体育盛事注入醇厚的文化韵味。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谢少承提笔,将江苏省诗词协会副会长杨学军精心撰写的楹联“场上南哥,哨音报捷三分定;屏前大众,心梦如球一样圆”落在纸上。
谢少承告诉记者,他特意选择了通俗易懂的行书体,笔墨间既有传统技法的筋骨,又不显生僻晦涩。他认为,体育的激情属于每一位观众,艺术之美亦当如此。“南哥”之称诙谐点出南京作为“江苏老大哥”的底蕴与担当,巧妙将城市定位、赛场胜负与屏幕前球迷的热切期盼融入字里行间,“杨学军笔下,数词精准、名词鲜活、形容词灵动,寥寥数语,既有对竞技胜利的畅想,也有对广大球迷心愿如圆球般美满的真诚祝愿”。
在谢少承看来,这副楹联恰恰映照出江苏独特的地域气质:“江苏经济繁盛、文脉深远,天然具备承载高水平体育赛事的能力。‘苏超’不负众望,正以其接地气的形式,强健大众体魄,滋养城市文化根系。作为公认的文化与体育大省,江苏自觉肩负起以赛事为舟、载文化远航的时代使命。”
当激越的哨音与古典的平仄在赛场内外交响,体育赛事便超越了胜负本身,成为一座流动的桥梁。“让楹联、书法等传统文化融入‘苏超’,也促进了传统文化更好地跃入寻常百姓的生活视野。”谢少承认为,体育的终极魅力,不仅在于定格胜负的一瞬,也在于它如圆球般凝聚千万人共同心跳的力量,让江苏不同城市的梦想在碰撞中彼此照亮、共同圆满。
(江南时报记者 钱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