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今年以来,南京市浦口区司法局陆续围绕信息公开、房产领域复议案件开展专题以案释法,不断提升行政机关依法履职的能力,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近三年来,全区累计办理房产领域复议案件24件,占比5.25%,实质性化解率33.3%。
梳理事实认定,明晰复议审查重点。6月10日下午,行政复议科工作人员结合近三年行政复议案例,为区房产局参训人员开展以案释法。授课人员以近三年房产局行政复议案件数据为切入点,系统分析案件分布特征,围绕“如何判断被复议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这一核心问题,从证据合法性、程序正当性等方面展开讲解。例如,在某投诉举报处理案件中,行政机关仅提供信访系统回复短信作为证据,并未对行政行为合法性承担举证责任,特殊证据的认定需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不得以此为由规避举证义务。
剖析典型案例,强化执法规范意识。严格执行行政复议案件受理、审理、结案全流程标准,推行案件简易分流机制,提升办案效率。在办案过程中严格遵守法定答复期限的规范意识,兼顾程序合法性与实体处理效果,避免因程序违法导致复议风险。例如,在履职申请案例中,针对购房补助申请期限认定,通过合同签订时间与申请时间的证据比对,避免因理解偏差引发争议;在政府信息公开案例中,对申请人提出的某项目顺延交付不可抗力因素信息公开申请,经检索后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作出答复,但需进一步完善检索流程记录,确保答复依据充分。在信访答复案例中,针对申请人反映的某项目销售问题,被申请人虽作出答复并提供相关证据,但答复超时问题凸显程序瑕疵。
三是总结审查特点,健全依法行政机制。通过“数据+案例+规范”的模式,将抽象法律规定转化为具体的工作指引,提醒行政机关全面审查行政行为合法性与合理性,注重平衡申请人与被申请人能力差异,强调证据需在行政决定前收集。聚焦“案结事了”目标,强化争议源头治理,针对案件暴露的问题,定期进行严格遵守答复期限、规范法律适用、确保文件公告表述严谨等工作提醒。总结发布“房产领域八类行政复议决定处理指引”,有效提升机关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与履职能力。
(杨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