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江苏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地方金融管理局、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江苏金融监管局、江苏证监局联合制定《关于加强财政金融协同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并于近日发布。3月14日,省财政厅会同有关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若干措施》进行解读。
江南时报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若干措施》包括五个部分20条措施,涉及60多个政策点。同时,经过对我省现有财政金融政策的全面梳理评估,政策点中四成左右是增量,且更多采用贴息、担保、风险补偿等措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初步测算,全部政策有效实施后,每年引导撬动金融资源将超过6000亿元。
精准画像科技型企业
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起来
科技金融既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载体和抓手。《若干措施》提出提升科技创新企业融资可得性、丰富科技创新企业融资增信方式、完善科技创新企业保险保障体系、拓宽科技创新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等4条措施,从融资、增信、保险和股权支持等角度全方位支持科技创新,促进科技—产业—金融深度融合,实现科创金融支持的全链条覆盖。
针对科技型企业获得贷款面临银行机构看不准、不敢贷的问题,去年4月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联合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委金融办、省知识产权局等部门联合创设了“苏创积分贷”政银产品,该产品能够有效识别和挖掘出具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的科技型企业。
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信贷政策管理处处长李军介绍,该政银产品对不同成长阶段、不同产业集群的科技型企业制定了统一的科创属性评价体系,包含重点产业领域、创新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产出能力、成长经营能力和辅助加分项等6方面共24个指标,实现对科技型企业的精准画像。去年12月份,首批4万家“优先支持”“推荐支持”类企业名单已推送至银行机构。
此外,《若干措施》引导金融支持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建设,将中心内人才及人才企业纳入“人才贷”等政策支持范围。省财政厅副厅长张国栋表示,这是一项新举措,“人才贷”可为中心内人才及人才企业提供最高3000万元的低门槛、低成本贷款,支持高校科技成果加速集聚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支持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纳入贴息范围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求,《若干措施》提出发展产业链供应链金融、加强对企业的信用支持和风险保障、支持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发展多层次股权融资体系等4条措施,进一步完善现代化产业保障体系,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
去年3月,江苏推出制造业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设备购置更新贷款,由省市财政联动合计给予2个百分点贴息,贴息资金全部采取“免申即享”方式发放。省共拨付贴息资金2.13亿元,累计撬动约1470亿元金融资源流向668个实体经济项目,形成实际投资427亿元,其中设备购置金额超270亿元。
贴息政策真金白银的支持,让企业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在贴息政策的有力拉动下,2024年全省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1.0%,超过2023年1.9个百分点。”张国栋介绍,“就在上个月,省财政厅会同省工信厅印发了《江苏省制造业贷款财政贴息实施细则(2025年)》,对政策进行了扩面优化。工商登记行业类别属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C制造业’项下的企业发生的设备更新贷款均可享受贴息支持;突出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倾斜支持,将国家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都纳入贴息企业范围。”
记者了解到,今年前两个月,该政策已支持银企双方签订102个项目贷款合同,合同金额超过50亿元,其中设备购置金额42.33亿元。
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小微企业
积极用好绿色债券贴息政策
江苏作为制造业大省,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大力发展转型金融,推动传统行业特别是高碳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对于江苏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若干措施》提出了支持绿色融资发展、增强绿色发展导向等两条措施,将推动“环保贷”“环保担”“环基贷”等绿色金融产品持续扩大规模;实施绿色债券贴息政策;用好政府专项债券支持更多绿色领域项目;争取碳减排支持工具等更多落地江苏,推动“苏碳融”政银产品持续增量扩面。
张国栋介绍,省财政绿色债券贴息政策已实施数年,按照绿色债券年度实际支付利息的30%给予发行主体补贴。仅2024年,省财政就对省内41家企业发行的51支绿色债券安排贴息资金8643.28万元,对应债券融资金额230.56亿元。
李军介绍,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建立了“江苏省转型融资主体库”,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项目)入库并实时公示。《若干措施》将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库内企业和项目的支持力度。
在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方面,《若干措施》提出提升省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效能、做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优化融资担保增信机制、加强创业就业金融服务、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5条措施。
张国栋介绍,财政部门对融资担保机构开展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按照业务规模给予不超过1%的奖补。2024年,省财政兑现下达了2.28亿元奖补资金,这项政策将持续实施。
江南时报记者 钱海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