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28日“原生守真——笑阳书画近作巡展”在南京市南视觉美术馆开幕以来,展厅每日观者如云,画展引起各行热评。不少专家从不同维度,探讨了笑阳的艺术创作及其背后的精神内涵。
“对一个画家来讲,或者说,对于一个想成为艺术家的人来讲,其实他能够走到哪一步并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他能够和他的作品一道,在人生的旅途中共同成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南京美术馆负责人杜占军认为,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找到自己、找到本真与初心十分重要。
“笑阳的画给我的第一印象蛮朱新建的,无论是构成、笔法,还是观念上。但仔细去品,他与朱新建又是不一样的。他的画里面有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理解,能看出有八大山人的影子,也有齐白石等人的笔意和手法。但更多的是,他自己对生活的阐释、对绘画的理解。笑阳的画作有一份童真在里面,这是难能可贵的。他用自己的笔墨符号去表达他的生活轨迹。”杜占军说。
笑阳爱写诗,喜收藏,五十岁开始动笔画画,十多年的坚持取得不俗的成绩。杜占军觉得,这也印证了当年朱新建说的:只要你敢画,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苏州大学老师、苏州市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朝北认为笑阳的作品因其原生与真实而喜人,读笑阳的每幅作品,都“带有笑容,都是极其好看的,见谁喜谁,谁见谁喜。
“笑阳以及他的展品多少抚平了我内心的一些不安,彷徨,甚至是我面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惧和忧伤。现在回忆起我自己观展的景况,仍沥沥在目。尤其是展厅正中央两幅大画,《天上大风,山河大地》《江山如画,人生如诗》,自然、朴实的画感,触动了我的心弦,至今仍萦绕在脑海而久久不能平静。书如其人,绘画也是一个人内心的独白,笑阳的每一件展品都在提醒我未来的艺术之道,要‘活色生香’一以贯之。”朝北说,笑阳的绘画作品粗中藏巧、稚中蕴老、简中有繁、虚里求真等等,画者本人在守真中,寻求突破的言外之意,实实在在地溢出了画框。
朝北多年研习黄金九律书法站桩,他说,从笑阳的艺术作品中,再次印证了最为会心的一句桩语:没有好,也没有坏,只有处处存在的觉知,只有处处存在的能量。
“笑阳转业后,干上了自己喜欢干的一件事,我非常赞赏”。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伯友和笑阳是战友,上世纪90年代同为部队新闻干事。江伯友说,笑阳后来军转选择了自主择业,先是从事紫砂工艺,干得很好。前些年又开始画画,而且又画得很好,常在报刊发表作品,引起了艺术界的广泛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就是追求快乐,他做到了。他画画,就是追求快乐。我们很多人也想选择做自己快乐的事,但可能没这种机遇,或缺乏坚持的毅力,说客观一点,从根本上没这个天赋。”
江伯友认为,笑阳作品完全从内心出发,不受外界影响,不在乎别人怎么理解,也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想怎么表达就怎么表达,直抒胸臆,用生动的笔墨语言,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所思所悟,每幅作品都有独特的个性和丰富的思想内涵。“其实,自由率性也就是真实。我觉得一个艺术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不在乎别人怎么看,非常不简单。笑阳做到了,值得称道。”
“市场经济大潮在当代社会转型期,如何把传统文化思维模式嫁接在当今时代,这是一个课题,一个打破官格固式化的文化艺术课题。笑阳却信信满满步入这个课题。“中国美术研究院研究员、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马程说,笑阳这批‘原生守真’书画作品,无不表现出画家的”守真之意“,属大写意的,同时也有文人性。率性、本真,彰显艺术家的自我个性,这也是笑阳不受条条框框所约束,而突出展现出自我个性的水墨语言。
马程觉得,当今很多画画的,一味表现画面的制作,而缺少了情绪与文人性。文人的情怀、信仰、担当、博学、修为等等都是严重的匮乏,必然导致所画作品的肤浅与平庸。笑阳这批书画作品,有着十分清晰的思路和想法,以及对如何用笔用墨,都有深入的考量。每幅作品文字书写率性而为,作品简而神气俱足,夸张而儒雅,毫无过火之气,彰显了风流蕴意道无极的思想艺术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