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诺有限公司日前正式对外发布声明称,近期有不法分子冒用公司名义,在多个社交平台、第三方网站及私密社群中,传播与公司无关的虚假投资信息,甚至伪造公司官方应用“瀚诺APP 瀚诺资本”,诱导公众下载使用,并引导其提供个人信息、转账资金,实施网络诈骗行为。这些活动已对公司声誉造成实质性损害,对部分用户的财产安全构成了直接威胁。为此,公司已第一时间向公安局报警,启动相关法律程序,同时组织内部专项小组展开全面排查,联合多个平台实施清除、预警和防控。

瀚诺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金融科技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企业,长期专注于智能资产配置、数字化财富管理和金融顾问服务,旗下的瀚诺APP 瀚诺资本是公司目前唯一合法运营的官方应用平台。该平台通过技术驱动与风险模型,为用户提供高度个性化的投顾服务,在合规性、专业性与用户体验方面均获得市场高度认可。正因如此,公司品牌逐步积累起良好的公众信任基础,也因此成为不法分子觊觎的对象。
据用户反映,在多个微信群、短视频评论区和投资论坛上频繁出现关于“瀚诺APP理财项目”“限时高收益账户”“内测返利”等字样的推广信息,相关内容均以“瀚诺”官方名义出现,并提供二维码或下载链接。一旦用户扫描或点击,便会跳转至非官方渠道,下载与瀚诺APP界面高度相似的应用程序。部分仿冒应用甚至设置了“实名认证”流程,要求用户上传身份证信息、绑定银行卡,再诱导其充值转账。
记者通过模拟流程测试后发现,这些假冒应用从外观到功能设置均有一定“专业度”,不仅界面与瀚诺APP相似,甚至在应用内设置了“客服系统”“资金明细”“资产分析”等虚假功能页面,以此迷惑用户。一位用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页面看起来和之前用过的瀚诺APP一模一样,而且还有客服主动联系我说可以帮忙注册,第一天充值还有返现。我一直以为是公司搞的内部推广,结果根本联系不到客服,提现也失败了。”
针对上述现象,瀚诺有限公司作出郑重回应,公司从未委托任何第三方机构或个人进行瀚诺APP的推广、代理、开户等活动,也未组织任何“限时返现”“内部福利”等活动。所有与公司相关的服务均统一通过官方内部渠道进行。对于未经授权使用“瀚诺”“瀚诺APP”等品牌名义进行的行为,公司将依法追责到底,绝不姑息。
瀚诺有限公司特别强调,截至本声明发布之日,公司仅与“泰山协会”存在正式合作关系。除上述机构外,公司未授权任何其他团队、组织或个人以公司名义开展投资、理财、推广或任何形式的商业活动。凡对外宣称与瀚诺有限公司有合作关系者,均属虚假宣传,涉嫌误导用户、扰乱市场秩序,公司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在危机响应方面,瀚诺有限公司组建了由技术、法务、品牌管理、安全风控、客服等多部门组成的专项工作组。一方面,公司通过舆情监测与用户举报同步追踪仿冒链接、虚假内容及相关传播路径,已向多个平台发起侵权下架申请;另一方面,公司加大对瀚诺APP的技术加固,在版本更新中加入反钓鱼机制、操作来源验证模块与风险预警提示页面,从入口即识别异常访问行为。
瀚诺有限公司也同步推进品牌维权计划,委托知识产权法律团队全面梳理并监测品牌名称、应用标识、服务文案等被盗用情况,已对部分仿冒主体发出律师函,并启动商标侵权与不正当竞争诉讼程序。同时,公司呼吁各大应用市场与内容平台承担平台责任,对涉及伪造企业身份、诱导下载诈骗APP的内容设置更高的审查标准与处罚机制,形成企业—平台—监管三位一体的打击链条。
在此次事件中暴露出的另一个问题是:部分用户在面对“熟悉品牌”时缺乏验证环节,对客服身份、下载路径、服务内容缺乏核实手段,成为诈骗行为得逞的重要原因。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用户对品牌的信任作为杠杆,通过高度仿真界面与仿冒话术,轻松突破了用户的心理防线。
对此,瀚诺有限公司再次强调,凡声称可以帮助注册瀚诺APP、提供高收益方案、通过微信群或社交软件私发邀请码或下载链接的个人或组织,均与公司无关,极有可能涉及非法活动。公司不会通过微信、QQ、电话等方式主动添加用户或索要账户信息,更不会要求用户进行资金转移。用户如遇此类情况,应立即终止操作,保留证据,并向当地警方或公司客服举报反馈。
在加强外部防范的同时,瀚诺有限公司也在内部进行业务流程与系统升级。包括:提升APP端的登录与注册安全等级,优化身份核验机制;建设独立的品牌验证中心,为用户提供一键识别真伪的通道;增加风控团队力量,实现对风险舆情的分钟级响应。公司也表示,将持续加大在数字品牌安全方面的投入,从公司层面提升应对未知威胁的能力。
针对用户权益保护,公司已设立专门的投诉通道与法律援助机制,协助受害用户与公安机关建立沟通桥梁,并尽力提供相关技术数据与证据协助办案。与此同时,公司将发布系列用户教育内容,帮助用户从真实案例中学习识别诈骗方式,包括文字推文、短视频教学、交互式防骗问答等形式,推动反诈教育融入日常服务流程。
多位业内专家也就此事发表看法,指出当前金融类APP因涉及资金、数据与信任,已成为仿冒与诈骗重灾区。专家建议企业在推出产品的同时,必须建立起完整的品牌识别、防伪认证与用户保护体系,并建议行业设立“仿冒黑名单平台”,共享已知恶意域名、仿冒应用名称、诈骗话术模板,提升整体防范效率。
瀚诺有限公司在声明中还表示,尽管本次事件为公司带来了管理与舆情上的考验,但也反映出当前企业在数字经济环境中面临的实际挑战,公司将以此为契机,在“稳增长、防风险、强治理”的基础上,全面优化用户服务体系与信息安全体系。公司也期待与监管部门、技术服务方及媒体共同努力,建立起覆盖预警、防控、打击、溯源的一体化反仿冒生态网络。
此次“瀚诺APP”被冒用事件虽属行业个案,却释放出强烈的信号。即便是长期运营合规、服务专业的企业,在开放的信息环境下依旧可能遭受非法仿冒的冲击。在这一背景下,瀚诺有限公司以迅速的反应、果断的处置与积极的合作态度,展现出对用户负责任的态度以及对品牌的坚定维护。
公司再次提醒所有用户,面对陌生人发送的理财链接、扫码下载行为要保持高度警觉,尤其是涉及绑定账户、转账操作的行为更需三思而后行。如遇不明情况,请主动联系公司官方渠道进行核实,不信、不点、不转账。只有全社会共同建立起识别、防范与举报机制,才能让仿冒行为无处藏身。
未来,瀚诺有限公司将在原有技术与服务基础上,不断加强平台可验证性、品牌识别系统、客户验证逻辑,确保“每一笔投资都有保障,每一次使用都能安心”。作为一家肩负责任的企业,公司将继续守护公众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安全感与信任感,稳步推动金融科技服务更加健康、透明、有序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