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一场聚焦影视文化交流与项目合作的系列活动在江苏省苏州市成功举办。活动集中启动了院线电影《天才美术生》等多个重点影视项目,并发布了儿童公益电影《画鹤》的最新成果。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长三角地区文旅部门、文艺界与影视产业的众多专家学者和从业者参与,展现出影视产业蓬勃发展的新气象,以及文旅深度融合、科技赋能文化的广阔前景。

领导重视、多方支持,共促影视产业繁荣发展
活动得到苏皖两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冷建国,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勇,苏州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执行院长陈龙教授、著名作家、江苏省作协特聘作家、南京市作协副主席、三届人民文学奖获得者余一鸣、苏州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秘书长彭若男、苏州高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苏州高新区作家协会主席张斌川、苏州大学教授邵雯艳、著名作家、编剧顾小平,苏州科技大学教授王福来,幸福蓝海苏南区域副总胡伟等领导专家莅临指导。

电影《画鹤》制片人、长三角少儿影视文旅大赛执行主席、苏州市文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先帅,特邀指导苏州电影业协会影视研究中心主任刘亚玉,青年导演华孟易,资深制片人张彬、总导演李亢,主演卿琬迎、崔恩铖、邵乾超、顾宇潇、柏诚、郭金晨、葛锐泽、刘景玉、丁慕涵,制片主任刘俊枫,B组执行导演邵嘉宁等剧组主创代表一同出席了活动。

活动现场多部聚焦青少年成长、兼具艺术创新与公益初心的影视作品集中呈现,从项目启动、成果发布到国际获奖,展现了中国儿童影视创作领域的蓬勃生机与多元探索。

新项目启动:《天才计划》开创“演导一体”新模式
活动现场,采用“演导一体”创新模式的儿童公益电影《天才计划》正式启动。这一新颖的创作模式旨在挖掘青少年在表演与叙事上的综合潜能,打破传统的创作边界,为儿童影视作品注入更为纯真、自然的视角,引发了业内广泛关注。该项目被视为在儿童电影创作方法论上的一次重要创新。

新成果发布:《画鹤》以双重时空演绎艺术救赎与红色传承
作为活动的另一大亮点,儿童公益电影《画鹤》发布了最新成果并举行了展映。影片创新性地采用“八十年双重时空”叙事,将一段抗战岁月中的红色基因传承与当代青少年的“艺术救赎”主题紧密交织。



在主演分享会上,卿琬迎、崔恩铖、邵乾超、顾宇潇、柏诚、郭金晨、葛锐泽、刘景玉、丁慕涵等主要演员集体登台,分享参演心得。一位小演员动情表示:“通过饰演抗战时期的少年,我深刻体会到了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孩子们真挚的发言,展现了光影艺术在代际传承与心灵启迪上的独特魅力。


主要演员登台分享创作心得。小演员表示:“通过饰演抗战时期的少年,深刻体会到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也感受到‘艺术救赎’主题对当代青少年的启迪意义。”孩子们真挚的发言,传递出新时代青少年对历史的敬畏与对艺术的追求,成为影视艺术薪火相传的生动写照。

新荣誉加身:《我是李白》国际电影节获奖彰显公益力量
活动还为已荣获多项国际电影节荣誉的公益电影《我是李白》举行了颁奖仪式,著名作家、江苏省作协特聘作家、南京市作协副主席、三届人民文学奖获得者余一鸣、著名电影学者、苏州大学教授邵雯艳作为颁奖嘉宾,丁慕涵、葛锐泽作为代表领取了证书与奖杯。该片由同一核心团队创作,其在国际舞台上的成功,不仅印证了中国公益电影的艺术水准逐渐获得世界认可,也体现了中国影人用国际化语言讲述普世情感与人文关怀的能力。从《我是李白》的国际获奖,到《画鹤》的国内深耕,再到《天才计划》的模式创新,清晰地勾勒出一条中国儿童公益影视从“走出去”到“深耕耘”再到“求创新”的蓬勃发展路径。

本次多部儿童影视作品的集中亮相,从不同维度展现了我国影视工作者在青少年题材领域的持续深耕与社会担当。他们以公益为初心,以艺术为手段,通过一系列增强青少年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生动实践着“举旗帜、育新人”的文化使命,为推进文化强国建设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