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以夜生活定义南京现代魅力的1912街区,不止文艺生活节期间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气质:民族舞剧《红楼梦》的雅集与AI机器人酷玩展在此同台,苏超赛事的活力与数字漫步的奇趣在此交汇。这并非一次简单的假日活动叠加,而是这座老牌潮流地标以“文化+科技”为双翼,主动打破传统边界,迈向“文商旅科”融合新生的战略性“预演”。
告别单一标签,老牌地标的“内涵式”焕新
作为南京都市夜经济的开创者与长期标杆,1912街区在公众心中烙印着深刻的“顶流”印记。然而,城市更新浪潮下,单一的“夜经济”标签已不足以支撑其未来。街区的焕新,选择了一条“内涵式”发展路径:尊重历史肌理,而非大拆大建;注入全新内容,而非简单升级外观。
不止文艺生活节期间,当游客在青砖黛瓦间邂逅“入梦红楼”的文化雅集,与《红楼梦》主演面对面,或在“苏超”快闪店感受体育文创的热情时,1912正在证明,其魅力远不止于夜晚的喧嚣,更在于能够承载深度文化体验与日间活力。
“科技+”赋能,打造数实融合的沉浸式场域
焕新的关键一跃在于“科技”。街区引入的AI机器人酷玩展、以及未来规划的“VR漫步·1800年长江路”、“AI伴游”等项目,其核心意图是将科技从“噱头”变为“体验”,打造一个虚实共生、常来常新的沉浸式游逛场域。 这让历史街区不再仅是静态的“背景板”,而是成为可互动、可探索、充满未来趣味的“主题空间”。
战略携手文投,构建“街区+”的未来生态
独行快,众行远。1912的破圈,离不开与江苏省文投集团等专业力量的战略协同。双方正共同谋划一个超越传统商业街区的宏大生态:
文旅+:打造省文投文化空间等,使街区成为联动周边文博场馆的“城市文化客厅”。
演艺+:引入江苏大剧院第二现场、国际戏剧节等,形成“演艺+商业”的体验集群。
创意+:依托“紫金奖”等IP,建设创意孵化基地,让街区成为潮流设计的发源地。
这一系列举措,旨在将1912从一条“街”升级为一个辐射更广、功能多元的“开放式文化街区综合体”。
从引领夜生活到拥抱大文化,从紧握线下流量到探索数实融合,南京1912本次不止文艺生活节的焕新实践表明,老牌街区的生命力在于持续的内容创新与生态重构。在1912遇见文艺,遇见科技,本质上是遇见一种街区新消费场景的未来图景——它既有历史厚度,更具时代锐度。
这里的故事,正从一个关于夜晚的传奇,续写为一座城市如何赋能老地标、激活新活力的典范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