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东南大学医学院心桥筑梦社深入宁夏银川的社区,开展了“心芽守护计划 — 青少年心理健康科普行动”,为当地青少年及其家长带来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科普活动。活动于7月8日和7月10日分别在贺兰山中路街道景湖社区和团结西路街道永和社区顺利举行。通过精心设计的互动环节和知识分享,志愿者们为社区青少年及其家长搭建了一个深入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提升情绪管理能力的平台。
团队成员和孩子们分享“踢猫效应”。 邓博丹 供图
“踢猫效应”:心理知识的生动分享
在活动现场,“踢猫效应”的科普环节率先拉开帷幕。志愿者老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贴近生活的案例,详细解释了这一心理学现象的内涵及其对人际关系的深远影响。当人们在面对压力或负面情绪时,如果没有正确的情绪管理方法,就容易将情绪发泄到身边的人或事物上,从而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这种“情绪传递链”不仅会破坏家庭和谐,还可能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发展。
志愿者老师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孩子们和家长思考如何避免“踢猫效应”对自己的影响。他们建议孩子们在遇到情绪问题时,可以通过深呼吸、运动、倾诉等方式来缓解压力,而不是盲目地将情绪传递给他人。同时,也提醒家长们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和支持,避免因自己的情绪失控而对孩子造成伤害。
“今天学到的‘踢猫效应’让我很受启发,我以后会注意自己的情绪,不能把坏情绪带给孩子。”一位在永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参加活动的家长表示。通过这次分享,家长们和孩子们都对情绪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家庭和谐关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情绪九宫格:孩子们的创意表达
情绪九宫格是一种心理绘画工具,孩子们在九宫格中分别画出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情绪反应。有的孩子画出了自己在考试前紧张得手心冒汗,有的孩子描绘了自己在收到礼物时的惊喜,还有的孩子用色彩和线条表达了对家人争吵的不安。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孩子们的真情实感,展现了他们对情绪的细腻捕捉。
活动现场的孩子在分享自己绘制的情绪九宫格。 柳蓉蓉 供图
孩子们在展示自己的情绪九宫格时,志愿者老师们认真倾听并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这一环节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更重要的是,它让孩子们意识到情绪的多样性,并学会用积极的方式去面对和处理情绪。通过情绪九宫格的展示和分享,孩子们在相互交流中学会了从不同角度看待情绪问题,增强了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
情绪脸谱:亲子互动中的心理探索
志愿者们提前准备了丰富的手工材料,邀请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参与。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充分发挥想象力,用五彩斑斓的画笔和各种装饰材料,将快乐、悲伤、愤怒、惊讶等不同的情绪绘制在面具上。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它为家长和孩子提供了一个共同探讨情绪的契机。
活动现场的家长和孩子共同制作情绪脸谱。 齐一涵 供图
在情绪脸谱的制作过程中,家长和孩子相互交流,分享对不同情绪的理解。志愿者们也借此机会,引导孩子们学会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例如,当孩子在绘制“愤怒”的脸谱时,志愿者会询问孩子:“你在什么情况下会感到愤怒呢?”“愤怒的时候,你会怎么做?”通过这样的互动,孩子们逐渐学会了用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感受,而家长们也更加了解孩子的情绪世界。
“这种活动形式很新颖,孩子平时不太愿意和我分享他的情绪,但今天通过一起制作情绪脸谱,我发现他其实对情绪有自己的理解,只是不知道如何表达。”一位家长在景湖社区活动现场感慨道。
活动意义: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
“心芽守护计划—青少年心理健康科普行动”是东南大学医学院心桥筑梦社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开展的一项公益项目。在当今社会,青少年面临着来自学业、家庭、社交等多方面的压力,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心桥筑梦社希望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掌握科学的情绪管理方法,从而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团队成员和在场的孩子们合影留念。 李武奇 供图
此次在贺兰山中路街道景湖社区和团结西路街道永和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活动,是“心芽守护计划”的重要实践。通过“踢猫效应”分享、情绪九宫格绘制以及情绪脸谱制作等环节,志愿者们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到趣味活动中,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同时,活动也得到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孩子和家长关注心理健康,学会正确处理情绪问题。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我们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为青少年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心桥筑梦社的指导老师在活动结束后说道。
未来,东南大学医学院心桥筑梦社将继续秉持初心,深入更多社区,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科普活动,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让每一颗“心芽”都能在爱与关怀中茁壮成长。
(通讯员:王娜丽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