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我的毕业礼》聚焦素养教育:校服美育该告别“统一模板”啦
2025-09-16 16:57:00  
1
听新闻

  近日,教育电影《未来校-策划的毕业礼》正式发布,影片中深圳市福田区红岭实验小12岁子自主策划毕业礼,交出了一份“素养导向”的教育答卷。这不是“让孩子办活动”,而是以“毕业礼”为探究主题,让孩子在真实情境中用多科知识解决问题——本质是一节“全员参与、全程实践的跨科素养课”。

  这场完全由孩子主导的毕业礼,处处彰显“把主动权还给生”的教育理念。而作为贯穿生校园生活的重要载体,校服本应是这种教育理念的延伸——它既是集体身份的象征,更应是美育浸润的媒介,其美育功能与电影中“自主成长”的教育逻辑高度契合。

  在国内多所践行素养教育的校,校服早已超越“统一着装”的基本属性:河南省实验中航空班以“天空蓝”为主色调,领口刺绣“飞机跑道”暗纹,将“航空报国”的信念融入视觉设计;南京汉开书院把繁体“开”字转化为园林花窗纹样,让办理念成为可触摸的审美符号;成都草堂小西区分校则在基础款校服上预留“班级徽章区”,既保留集体认同,又赋予个性化表达空间。这些案例印证了一个共识:好的校服是“行走的美育课”,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生的文化认同与审美判断力。

  反观深圳推行的“一市一款”统一校服模式,虽在降低攀比、简化管理等方面曾发挥作用,但如今已与电影中展现的素养教育生态形成明显错位。以深蓝色短袖、灰色长裤为核心的运动装款式,近十年仅进行过两次细节微调。蔡元培曾言“美育者,应用美之理论于教育”,而统一校服以“实用主义”之名剥夺了生接触多元美的机会。当生日复一日穿着缺乏设计感的校服,其对美的感知力与创造力必然被潜移默化地消磨。

  《未来校-策划的毕业礼》上映,为校服改革提供了重要启示:素养教育背景下,校服不应是千篇一律的“标准件”,而应成为美育渗透的“活教材”。不妨以电影中的教育实践为参照,打破“一市一款”的固化思维,将校服设计权部分交还给生与校。毕竟,好的教育既要保障公平,更要呵护每个孩子的审美与创造活力。

标签:校服;素养;美育
责编:王婉娟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