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赴贵州省榕江县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
2025-09-08 14:25:00  来源:江南时报网  
1
听新闻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普通话是共同的纽带。为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信语传乡·共筑‘黔’程”信·Young实践团于2025暑期深入贵州省榕江县忠诚镇乐乡村,开展为期一周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活动。实践团立足榕江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村超”品牌效应,探索出一条“推普+文化+体育”的乡村振兴路径。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当地居民合影

  深入基层摸实情,精准调研绘蓝图

  实践团成员深入乐乡村的苗寨、侗寨,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对当地不同人群展开调研。调研发现,当地文化底蕴深厚,普通话普及程度参差不齐。村民们纷纷表示,随着乡村旅游兴起和外出务增多,普通话已成为他们拓宽发展渠道的迫切需要。

  图为实践队员在乐乡村、三宝侗寨开展普通话调研

  多元推普展魅力,寓教于乐见成效

  实践团在乐乡村行知堂开设红色故事宣讲课堂,志愿者们用标准普通话讲述长征途中红军在贵州的英勇事迹。11岁的苗族少年小亚用流利普通话深情讲述《红军长征过榕江》的历史故事,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在推普小课堂,志愿者设计“方言普通话连连看”“绕口令挑战”等互动游戏,孩子们在对比苗语、侗语与普通话发音差异中掌握标准发音。团队为当地社区打造常态化“推普角”空间,同步建立“乐乡推普”线上社群,实现远程辅导不间断。

  创融合显特色,文体推普展姿

  实践团构建“文体非遗+推普”特色活动矩阵:紧扣“苏超”热点,融合其赛事规范与“村超”的乡村活力,精心策划“语动‘黔’行·村FA 推普杯”足球友谊赛,以体育为纽带将普通话加油口号融入竞技环节;开展“苏韵黔风,扇启普声”非遗推普坊,以漆扇制作为实践载体,在手绘制过程中穿插实用普通话教,实现非遗传承与语言推广的双向赋能。

  图为实践团开展足球友谊赛、非遗漆扇教合影

  团队联合当地社区共同举办“推普花开,山海同声”题文艺汇演。汇演中,《小城谣》《万疆》等经典舞蹈以优美舞姿传递普通话韵律之美;《少年中国说》激情朗诵展现青少年语言风采;《明天会更好》大合唱用歌声传递美好愿景;活动特别邀请侗族大歌非遗传承人登台献艺,用原生态的天籁之音将推普活动与民族文化完美融合,引发全场热烈反响。

  图为文艺汇演《小城谣》《侗族大歌》节目表演

  青春担当谱篇,推普助力展未来

  一周的实践活动,“信语传乡·共筑‘黔’程”信·Young实践团用青春和汗水在榕江大地上播撒下推普的种子。从深入调研到红色宣讲,从趣味课堂到文体融合,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当代大生的责任担当和创精神。

  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语言架起发展桥梁。实践团将继续发扬“信语传乡·共筑‘黔’程”的团队精神,以实际行动助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在祖国大地上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图/宋佳文/王博文 徐梦蝶)

标签:合影;Young实践团;实践团成员
责编:王婉娟

服务热线